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产业 | “遇见楚雄 中国大姚”2023核桃文化节昆明推介会亮相南屏步行街

2023-09-17 09:33 来源: 文旅中国

9月16日,一场声势浩大的“遇见楚雄 中国大姚2023核桃文化节昆明推介会”,亮相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打核桃、剥核桃比赛等活动吸引数千人参与,当天送出万颗大姚核桃。

为进一步展示核桃之乡的魅力,大姚县将于年9月8日—10月6日,隆重举办“2023中国大姚核桃文化节”,届时将举行核桃美食大赛、核桃果王争霸赛、电影《幸福核桃》首映式等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好吃好玩好逛”

“大姚一定是很好玩的地方,有机会就带着家人去转转。”现场参加活动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以前知道这个地方,核桃皮薄肉厚,但没想到还有像石羊古镇这样好玩的地方,有空还是要去的。”

推介会从当日下午2时起持续进行到晚上10时,大姚核桃“果王”展示、“古树核桃认购”、现场打核桃开盲盒、剥核桃比赛、核桃美食品鉴、大姚非遗展演、现场电商直播、电影《幸福核桃》昆明首映等多项精彩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核桃之乡”大姚的独特魅力。

现场活动区域,用长长的竹竿打核桃,真实体验做一名果农,打下来的“盲核”还能兑换奖品,乐趣十足;剥核桃青果比赛,剥得快就能赢得核桃奖品;

美食区域,椒麻核桃仁、琥珀核桃、核桃米线、核桃小土饼,以及关于大姚的美食、咖啡、酸角汁、核桃乳等各类小吃、应有尽有,最火爆要数大姚干核桃销售区,“20一斤,我卖了100块的,快提不动了。”市民张女士路过这里,一口气买了5斤核桃,“今天现场的核桃确实好,你看个头大,每个都饱满,价钱也便宜。”

也可以当场认购一棵“古树核桃”,长期拥有“根本吃不完”的核桃,活动现场,数十颗百年古树核桃被一一认购认养;

大姚彝绣展区,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的彝绣产品花样繁多,琳琅满目,大姚彝族绣品等精美工艺在舞台上进行了展示,将活动现场变作一场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彝绣”大秀场……

活动现场,“漫游大姚”漫画免费送,快闪等活动持续开展,数百份小礼品文创产品送到市民手中。这个周六的南屏街广场,是属于楚雄大姚的精彩舞台。

核桃之乡美名扬

大姚县素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种植核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大姚,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核桃,目前,大姚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60多万亩,农户人均拥有13棵核桃树,核桃一度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核桃不止是“庄稼”,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大姚核桃壳薄、肉白、含脂量低、蛋白质高,是拿来制作美味的绝佳食材,桃仁蘸蜂蜜、核桃炖鸡,凉拌、油炸、素炒核桃仁,以及和各种肉类、蔬菜一起做成的美食,口味一流。

绿美大姚 旅游胜地

近年来,大姚县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中国天然氧吧”等殊荣。

大姚境内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做工最精湛的孔子铜像和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唐代白塔。这里生态良好,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海拔高差大,有海拔3657米的彝州最高峰百草岭,三级落差221米的西南第一高瀑三潭,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日照2500小时,年平均气温17.7℃,森林覆盖率达67.8%,是旅游、旅居和健康养生养老的最佳福地。

相关材料:

中国核桃之乡--大姚

大姚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距州府楚雄87公里、省会昆明225公里,东邻元谋,南连姚安,西接大理州祥云、宾川两县,北与丽江市永胜、华坪两县沿金沙江相望,辖金沙江南岸线62公里,国土面积4146平方公里,山区占81.7%,森林覆盖率达71.83%,辖8镇4乡,129个村(居)委会,人口28.08万,少数民族人口占35.6%。

大姚县有五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西汉设置蜻蛉县,元代改称大姚县,享有“金马碧鸡故里、彝族文化发祥地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境内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做工最精湛的孔子铜像和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唐代白塔,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彝族文化的交汇地。二是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铜矿储量为75万金属吨,是滇中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和云铜集团的骨干生产基地。境内水能蕴藏量107万千瓦;平均风速3.1米/秒,风资源居全省非高山站之首;年平均日照2500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米6000兆焦,是全省12个光伏资源最佳开发县市之一。三是民风浓郁。世居汉、彝、傣、傈僳、回等22个民族,是以昙华“十八月历”为标志的彝族文化发祥地,有插花节、赛装节、开井节等风情浓郁的民族传统节日,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服饰,是名副其实的彝族文化园。四是人杰地灵。先后孕育了曾任国务院参事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一平,党的早期革命领导人、时任云南省临委书记赵祚传,以及彝剧创始人杨森等一批杰出人士。五是生态良好。境内海拔高差大,有海拔3657米的楚雄州最高峰百草岭,三级落差221米的西南第一高瀑三潭瀑布,立体气候明显,森林覆盖率达71.83%,为发展核桃、蚕桑、花椒、中药材等高原特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大姚县“中国核桃之乡”称号。2008年,大姚成功承办了由国家林业局主办的首届中国核桃大会。

2009年,“大姚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国家商标总局批准注册。成为中国第一个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姚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

2010年,大姚县被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生态建设种苗管理先进县"。

2011年,“大姚三台核桃”在首届中国核桃节上荣获金奖;大姚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首批28个创建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之一。

2013年,大姚披认定为全国首家核桃生物产业基地。2015年,大姚核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大姚核桃驰名商标申报成功。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核桃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2019年8月被省政府列为“一县一业”(核桃)特色县。2020年,大姚县核桃产业被认定为第二批“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3月,大姚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扶持建设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51条,全县核桃主产区村(社区)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覆盖率达53.1%。其中,2022年争取资金1367万元,扶持49家企业(合作社)建设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加工站49个,其中,一级站16个,二级站33个,年度建设数量全省前列,年新增核桃烘烤产能1.24万吨;2023年计划建设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13条,通过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把“好果子”加工成“好产品”。“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两减”即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即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进有力,核桃生产方式绿色化100%全覆盖,实现核桃原果生产各个环节的天然化、生态化、有机化、绿色化。全县绿色有机核桃基地认证面积28万亩,9家单位(企业)完成核桃“三品”认证18个,核桃加工企业“三品”认证100%全覆盖。

康养旅游产业“蓄势待发”

立足县内数量丰富、类型齐全的康养旅游资源,紧紧围绕云南省培育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巩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楚雄州“四大走廊”建设,构建“山水联动、文旅融合、康旅一体”的发展新模式,依托大姚县“味依噜的故乡、彝剧的诞生地”底蕴深厚、神奇古老的彝族文化,激活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与康养旅游的深度嵌入,将县内12个乡镇的民族文化内核和景区景点串点成线,做精金沙江观光游、核桃康养深度游、千年古镇文化游三条特色旅游线,加快以三潭,百草岭为重点的“奇山异水走廊”,以石羊古镇为重点的“古镇文化走廊”,以县华、桂花、三台为主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范走廊”,以红军长征过大姚和革命烈士赵祚传等红色资源为载体的“红色文化长廊”节点建设,实施石羊古镇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推进三潭瀑布景区。七街红色文化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成功创建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石羊古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兴华山、西河印象、白塔公园、仓西红色文化公园、三台核桃森林公园),打造了一批旅游名镇、名村,被评为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3年1-8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21.5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03亿元。

绿色能源产业“风光无限”

大姚是全国首批命名的“绿色能源示范县”,是云南省12个太阳能光热资源最佳开发区之一,风能资源位居全省非高山站之首,被誉为楚雄州的“风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扣做强“绿色能源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能开全开、能快尽快,能快不慢、能投尽投”的要求,推进光热、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集中式、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大平地、石板箐一期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大姚粮仓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0万千瓦;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推进。

2023年以来,新增获批新能源项目8个、装机66.8万千瓦,大平地二期10万千瓦光伏发电和涧水塘梁子5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总装机52.86万千瓦的石板箐二期、李家庄、小黑箐、坛罐窑、向阳村光伏发电和茅稗田二期开工建设,装机56.8万千瓦的小竹园等7个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开工。截至目前,全县共获批新能源项目18个,总装机164.66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15个,装机141.8万千瓦;风电项目3个,装机22.86万千瓦);已投产并网项目4个,并网装机45万千瓦;已实现并网装机容量75.55万千瓦。

装备制造产业“活力迸发”

立足南山坝工业片区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承载能力好、空间布局好、企业发展好的装备制造产业园。2021年以来,南山坝装备制造产业园争取地方政府专债资金4.94亿元,启动实施了标准化厂房、企业研发中心、保障性住房、运动公园,园区“绿化美化”一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中广核合作开展园区分布式屋顶光伏建设,积极打造低碳园区,南山坝片区2.7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全面完成,249套保障性住房和运动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园区生产生活娱乐设施基本齐备,园区“硬环境”不断改善。 

始终坚持以“亲商、爱商、安商、富商”为服务理念,以“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为行为准则,切实为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的优质贴心服务,园区软环境明显改善,成功签约云南正元装备制造5万吨铸件加工生产线项目合作,云中特机动车报废回收拆解、乐森新能源光伏设备生产加工组装项目落地南山坝,引进山东携手劳保用品公司投产劳保防护用品生产线。

聚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重点企业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实操培训,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教学科研基地示范项目及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推进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保障。县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集配中心)通过州级评审。全县装备制造业通过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不断延链、强链、补链,逐步形成以片区企业为集聚核心的集群结构,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片区产业发展新格局,2022年全县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1亿元,增长22%。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