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文物 | 用现代科技讲好“龙门故事”

2024-04-05 08:46 来源: 文旅中国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积淀。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它正以全新的数字化方式向人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4月1日、2日,记者跟随“2024港澳暨东南亚媒体中原行”大型系列采风活动走进洛阳龙门石窟和龙门石窟研究院,以“探寻龙门石窟千年文化奇迹”为主题,进行了探访。

据龙门石窟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介绍,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在三维数字化建设方面,立足高精度数据库建设,助力石窟寺保护利用,尤其是根据龙门石窟窟龛造像残损严重、精美造像流失海内外等情况,提出“友好合作、多轨并一、数据聚合、成果共享”的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开创了新时代“数据聚合”的流散文物保护利用“龙门模式”。

龙门石窟的“数字化”之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年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开展的“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经过十几年的现场扫描,现已完成80%以上窟龛的三维扫描工作。

2021年起,龙门石窟研究院将三维数字技术运用于流散文物的寻探确定原位、虚拟复位研究展示中,根据流散文物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复位复原研究展示。目前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已完成火顶洞菩萨头像等三件流失海外回归文物、奉先寺北壁佛首等四件数字化回归文物与石窟残存造像的“身首合一”,并通过3D打印进行复位展示。

“这不仅让流失海外的文物得以‘回家’,也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龙门石窟的历史文化内涵。”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负责人高俊苹说。

除了文物复位,龙门石窟研究院还致力于石窟的色彩复原工作。石窟中的壁画和彩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石窟中的许多壁画已经模糊不清。目前,龙门石窟研究院利用科技考古和艺术再现等手段,成功完成了部分壁画的色彩复原。如宾阳中洞窟顶藻井色彩复原项目,利用三维数字技术、科技考古、艺术再现等手段完成了宾阳中洞窟顶藻井的色彩复原。

“龙门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实践不仅为流散文物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王建华称,展望未来,她们将继续深化数字化保护工作,探索更多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场景。同时,也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繁荣发展。

(张莹莹图)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