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湄洲女、蟳埔女、惠安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作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了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事象。妈祖文化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共有的精神财富,是联结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共同的文化记忆。
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郑意川创作的民俗摄影力作——《福建三女》,用镜头将福建三大渔女文化遗存与现实生活汇聚一册,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中国传统服饰精华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讲述历经沧桑与时代更迭之后闽中南沿海地区生活的变迁。把影像语言与民俗美学的瑰丽有机地融合,借助动漫创意与空间设计将故事串联,诠释出福建三女的美丽、勤劳和善良,赋予时代的记忆。
《福建三女》海报
3月15日,远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总顾问汉斯·道维勒博士盛赞《福建三女》一书诠释了当地女性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的重大贡献,并手书贺词向郑意川会长《福建三女》的出版表示庆贺。
郑意川(左二)在进行图片编辑
汉斯·道维勒在贺词中表示,由衷的感谢郑意川会长为广大读者呈现一部充满民间艺术风情的民俗摄影力作。《福建三女》一书聚焦妈祖的故乡湄洲岛以及妈祖身边的三大渔女,图片不仅充分 描绘了福建渔女优雅迷人、崇德向善的巾帼风采,同时也展示了当地的妈祖信俗。妈祖信俗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书诠释了当地女性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做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性别平等、消除饥饿和海洋生态保护方面。该书的部分摄影作品
该书的部分摄影作品
福建渔女的迷人景观在郑意川的心底深刻了12年,将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一直是他的愿望。12年后,踏上“福”地,终如愿。郑意川用累计36小时拍摄时长,以故事性的表现手法拍摄三大渔女,精选171幅彩图首次将三女生活汇聚一册。用影像真实还原闽中南 沿海地区浓郁文化特色,用影像细致呈现福建三大渔女的服饰与习俗,用影像记录妈祖文化、海洋文化的深厚历史,用影像推进世界多元文化传播、交流与共享。
(图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