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龙岗区甘坑社区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积极配合华侨城文化集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造项目,结合甘坑社区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特点,与国有企业“华侨城文化集团”合作,共同打造以“甘坑客家小镇”为代表的文旅融合项目,对甘坑村进行文化修复、生活修复及生态修复,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发展。
甘坑村新貌
经过两年的创建,甘坑客家小镇文旅融合项目在以不破坏当地自然人文肌理为基础的开发理念下,成为融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城乡建设项目,大大改变了甘坑村原有经济落后的状况,提升了当地经济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挖掘丰富文旅资源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甘坑社区是革命老区,也是吉华街道办所在地,全社区总面积5.4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1229人。甘坑社区地势普遍较高,是山、坑交错之处,境内地貌四面环山,山地面积达90%以上,拥有水库及湿地公园,自然资源丰厚,景色优美。
近两年,甘坑社区在结合社区人文及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配合华侨城文化集团发展甘坑客家小镇项目,培育了涵盖“食、住、行、游、购、娱、教、养”八大旅游要素的旅游新业态,全面满足游客游玩需求。
传统预见未来-客家元素小凉帽主题VR体验馆
目前,甘坑社区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拥有以甘坑片区非遗文化遗产凉帽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以家风家训馆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文化;以炮楼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凉帽舞、麒麟舞、鲤鱼舞、皮影戏等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拥有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炮楼、状元府、南香楼、文昌塔、凤凰谷建筑群及柒都116老屋村等丰厚的文物资源,文化生态底蕴丰富。此外,以“IP-Town”为发展引领模式的甘坑客家小镇,通过植根客韵文化特色,发展、衍生小凉帽农场、凤凰客家餐厅、小凉帽餐厅、凤凰客家酒店、小凉帽酒店、南香楼艺术酒店等“旅游+文化”新业态,各项旅游产品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满足游客观光游览需求。
古色古韵世外桃源-凤凰谷
在植根客韵文化的基础上,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针对全年各个节庆时间点推出“小凉帽灯笼节”“小凉帽采青节”“小凉帽文化节”“小凉帽农耕节”等节庆活动,策划客家鲤鱼舞、客家舞麒麟、汉服花朝节、客家皮影戏等文化娱乐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身临其境、古朴典雅的文化盛宴。
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项目从客家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创造小凉帽姐妹、铛铛狗、凉凉猫等IP形象,作为农场展示元素,将农场打造成一座亲子自然式、场景浸入式、寻根客家文化的主题农场。
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项目在招商工作方面,引入了艺库生活陶艺手工体验馆、甘坑非遗文博纸艺手工体验馆、聚美时光旗袍文化手工纸伞体验馆、草木蓝兮染布衣销售、染布体验馆、煦然创意手作馆等约25家以文创孵化、创业工作室为主的特色手工业企业,发展、传承传统手工业,通过活化传统手工业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播、传承及发扬。
甘坑旧址
在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乡村餐饮和乡村住宿愈加完善。该项目拥有凤凰客家餐厅及小凉帽餐厅两家餐饮点。凤凰客家餐厅通过植根客家文化,首创田园美食主义理念,以田园农耕为定位,以爱为主题,秉承传统客家菜独有理念,以健康养生呈现新派的客家特色餐厅。小凉帽餐厅以小镇IP主题形象“小凉帽”为主题的亲子餐厅,餐厅空间与用品都有小凉帽IP元素的植入,食材大多取自小凉帽农场内有机农作物,可为顾客提供最健康、美味的食材,满足游客对于高品质食材的需求。
项目拥有四家住宿酒店,分别为凤凰客家酒店、小凉帽之家酒店、南香楼艺术酒店。其中,以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婚俗为主题的凤凰客家酒店,可为客人提供婚宴酒席、商务宴请、朋友聚餐等多样服务,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小凉帽之家酒店是以小镇IP主题形象“小凉帽”为主题的亲子度假酒店,是中国首家本土原创卡通形象亲子度假酒店,为儿童提供无边际游泳池,亲子课堂、亲子互动区、亲子多功能厅成为亲子交流的绝佳平台;南香楼艺术酒店市场定位为具有艺术气息的商务酒店,将民国风格、忆客家为主题的艺术酒店,打造出“全画廊、全艺术”概念的精品主题艺术酒店。南香楼艺术酒店提供艺术展览,艺术展厅位于南香楼前楼,展厅共设三层,总面积达889㎡,一楼的展厅会议室面积达355㎡,是举办各门类艺术品展览、展销、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专业场馆。
小凉帽农场稻草龙滑梯
乡村购物在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成为一道靓丽风景。项目围绕主题客家文化IP小凉帽开发衍生产品,设立“小凉帽Shop商店”,销售原创绘本、魔幻光盒、手绘、古诗互动学习卡、文创纪念品等旅游产品,商品特色鲜明。此外,甘坑村旅游点还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在柒都116古村区域设立仿古明清建筑商业街,销售各类传统、原生态客家地域美食、传统手工制作产品、独立设计师服饰等文化创意类产品,商品具有地方乡土、生态有机特色。
在旅游项目基础上,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项目推出亲子教育、传统文化、中华美德及廉政文化教育、城镇化发展模式培训等各类研学游教育活动产品,提升旅游产品文化体验度,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使得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影响力日益提升。2018年,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荣膺“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文旅小镇品牌榜大奖”“广东人最喜爱特色小镇”“优秀原创动漫作品开发奖励计划银奖”“玉猴奖2018年度十佳文旅吉祥物”等十五项国家级及省级奖项,年接待游客量近250万,成为深圳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并被中组部定为全国革命老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现场教学点。
龙岗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音乐快闪活动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为进一步擦亮甘坑旅游点甘坑客家小镇项目品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发展,甘坑社区在龙岗区、吉华街道等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系列措施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道路设施建设、完善水、电、燃气等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为提升村落居民生活水平,于村内公共用地建设游憩步道、篮球场、公园及村广场等文体公共设施,设立村内医疗救急点,村落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甘坑社区结合政府及企业力量,逐渐完善各项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村落旅游点原有北门坂李大道下角窝及大围村区域停车场的基础上,建设花木场等区域停车场。在旅游厕所设置方面,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立“第三卫生间”,设置标准的残疾人坡道、扶手栏杆、残疾人专用坐便器及母婴专用设备,为旅游点优质旅游服务提供基础性设施物质保障。
龙岗文物甘坑炮楼院
与此同时,甘坑社区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开展村落环境卫生、绿化及河道整治工程,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空地闲地、村边水边因地制宜实施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覆盖率大大提高,实现旅游景点内绿色植物和整体建筑之间的和谐共生,景观营造水平大大提升,游客游览体验进一步改善。
除优化村落人居环境,甘坑社区还通过参股华侨城文化集团旗下华侨城文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分红持股协议,以分红持股方式,将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村民。通过为游客及附近社区提供多维度的文化活动、安全保障、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进一步探索社区治理模式,对推动建立共享共建的多元化社区治理格局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主客共享社会氛围良好。
经过两年多的创建,村落旅游“四变工程”,以及创新示范点创建工作成效显著。通过植根客韵文化特色业态,一改甘坑村落后产业旧貌,将落后产业区变身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先导示范区、将郊野田园变成可供周边居民休憩游玩的生态文化公园、将田间劳作转变成田园传统手工文化体验项目、将农房建造成可供游客居住的不同主题特色的客房,“四变工程”效果明显。
小凉帽绘本大赛主题场馆-小凉帽国际绘本馆
此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村落旅游项目开创了多方面创新经验,包括以“IP-Town”为旅游发展创新模式,通过植根具有永恒魅力的客家文化延伸系列“旅游+文化”产业;同时,通过策划客家舞麒麟、客家鲤鱼舞、汉服花朝节、客家皮影戏等节庆及特色文化活动,推动文化及旅游产业向纵深程度融合发展;在旅游扶贫农民方式上,以分红持股方式,将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村民,提升村民经济水平;在“厕所革命”方面,建立“第三卫生间”,设置标准的残疾人坡道、扶手栏杆、残疾人专用坐便器及母婴专用设备,为旅游点优质旅游服务提供基础性设施物质保障;在环境卫生整治创新方面,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程,实施雨污管网分流,建造村落旅游点绿水青山优美环境。
(甘坑客家小镇供图)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