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科教 | 数字化时代汉服文化的创新传播

2023-06-09 09:37 来源: 文旅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汉服在我国朝代更替演化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载体。一方面通过汉服的造型、色彩、材质、配件、妆容等元素,承载了华夏的礼仪文化,体现了汉民族的风貌特征,传承了服装染、织、绣等杰出的工艺和美学。另一方面,汉服在思想政治、宗教信仰、文化礼教等方面的意蕴更成为今天振兴服装产业的重要依据。随着数字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数字媒介平台逐渐成为汉服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汉服文化的创新传播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数字化时代汉服文化的传播现状

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播与推广,“国潮文化”不断走入大众的视野。无论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文创产品,还是中华传统文化同影视IP融合的文化创意,越来越多的“国潮文化”正在走出博物馆,以不同形式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而汉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风俗、审美倾向以及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在传统文化复兴大潮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及市场特点,年轻人成为汉服的主要消费者。

数字化时代的便利为大众了解汉服文化提供了多元化渠道,比如短视频、电商平台以及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明显拓展了汉服文化传播的空间,使汉服文化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走向大众,并走入国内外的时尚圈,赢得更多人的兴趣与关注。据《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45.9%的受访者表示了解汉服,并能够辨别汉服的基本外观;从大众对汉服的接受程度调查数据来看,50.4%的受访者表示十分理解并接受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穿汉服;22.5%的受访者表示比较理解并曾有尝试穿汉服的想法。而从中国大众对汉服的了解渠道调查数据来看,54.7%的受访者表示首先是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汉服,其次是通过汉服文化社团以及历史博物馆等。这些数据不仅表明国人对汉服文化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新时代国人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及文化自信,更折射出数字化时代汉服文化传播及普及的便利。

数字化时代汉服文化的创新传播

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汉服文化的传承带来许多新形态、新渠道、新产业。首先,设计师依托数字技术的创新演绎和通过流行再造,不断创新汉服文化的传播形态;其次,可借助多元化数字媒介不断更新汉服文化传播模式和渠道;再次,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实时三维虚拟试衣体验,既可满足数字化时代大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创造汉服文化在新时代的更多可能性。为此,如何借助数字媒介使传统汉服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活力、实现创新传播,成为行业及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依托数字技术优化汉服文化传播内容

近年来,汉服文化从“同袍取暖”到“遍地开花”的转变,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运用。传播者既可借助新颖的创作方式丰富汉服文化的传播内容,也可凭借数字技术互动性、智能化等优势,使更多消费群体参与到汉服文化的创造和传播中,进而为汉服文化的创新活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其一,传播者可依托数字技术改变汉服文化的呈现方式,使汉服在坚守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内核的基础上不断解码当今时尚元素,达到汉服文化的现代传播。以往由于款式的复原、设计生产渠道相对保守、传播场景单一、人们对汉服了解匮乏等因素,导致汉服文化内容样态与现代审美严重脱节。而在数字化时代,随着三维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于汉服的设计与传播中,使汉服文化传播样态更加丰富多元。因此,设计者应在深入挖掘传统汉服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数字技术,比如配件的设计生产,可充分运用3D打印技术;运用三维设计更完美地修饰传统二维裁剪的不足;既可降低汉服制作成本,也可以DIY方式创新服饰样态,打造个性化、现代化的汉服文化。

其二,数字技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互动参与性和沉浸式体验。汉服文化传播者可借助智能穿戴设备、虚拟换装技术等创设汉服文化体验馆、国博服饰展的换装体验等沉浸式体验场景,为大众提供全景、三维、立体化的体验模式,给予汉服更加多元的文化表达方式。比如,浙江嘉兴举办的第九届“西塘汉服文化周”,便借助AR、移动应用、增强现实等数字科技手段创新演绎汉服文化,将不同汉服通过仿真叠加至现实世界,使观众可通过穿戴设备沉浸式感受传统汉服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借助多元媒介开拓汉服文化传播渠道

数字化时代,“汉服文化热”的持续升温与多元媒介发展紧密相连。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形成形形色色的传播媒介,为汉服文化开辟出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

其一,借助社交媒体创新传播汉服文化。数字化时代,个体可借助多元化的社交媒体进入“汉服圈”,微信、微博、贴吧、汉服荟等社交平台交流汉服文化、分享汉服风采、共议汉服沙龙等。而汉服文化正是在与社交媒体的合力中,实现了由小众审美走向大众认同的转变。以新浪微博为例,汉服话题的阅读量高达46.4亿次,讨论量478.6万次,仅“汉服超话”专栏就拥有135.6万粉丝、16.4万条发帖。此外,微博还在“汉服超话”专栏设置汉服日常、汉服上新、同袍活动等多个词条,供不同需求的受众参与讨论,在全网掀起一股汉服热潮。

其二,借助短视频平台创新传播汉服文化。如今,快手、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为汉服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契机。长期以来,汉服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自带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底色,使其一直拘囿于小众文化圈层。而短视频平台凭借门槛低、传播范围广、娱乐性强等优势,为汉服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汉服文化在短视频平台所构筑的空间中实现了广泛传播。

三、利用现代科技拓展汉服文化传播领域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创产业注入新能量,依托数字技术对汉服文化进行创新设计的文创产品品类多样,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盲盒娃娃、数字藏品、衍生文创等。汉服文化传播者应充分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汉服文化在时空、代际等方面的壁垒,既要深度挖掘汉服文化的当代价值,助力汉服文化“活”起来,也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实现汉服文化的跨界融合,进一步推动汉服文化的复兴和传承。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汉服文化正不断打破边界,与动漫、游戏、影视艺术、直播等领域实现跨界融合。汉服游戏人物形象很大程度上使汉服在大众脑海中潜移默化滋生延伸,而汉服体验馆、写真工作室、线上销售等产业的发展,既可显著提升汉服文化的知名度,促进汉服文化广泛传播,也能开拓汉服文化产业,持续助力汉服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结语

综上所述,汉服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充分结合,已例证了汉服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代“翅膀”,不仅丰富了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传播内容,更深层次地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得到新生,而且开辟出更有审美及市场前景的汉服文化传播的现代化渠道。对此,在数字技术不断演进与发展的新时代,汉服文化传播者应积极创新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传播新模式,不断提升汉服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责编:朱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