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至7月4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展了为期7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为来馆的17名青年学生提供集中培训和暑期实践平台,在宣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帮扶困难群众,亲身感受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这是该馆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深入开展馆校合作共建交流的重要举措。
青年学生们来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详细参观了整个景区,同时在多功能厅聆听了该馆的特色党课《光辉榜样——刘少奇同志的初心与使命》,感受一代伟人为国为民的革命情怀。参观结束后,老师们对学生进行了《讲解表达与技巧》《礼仪常识》《志愿服务培训》《讲解员基本素养》等课程的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
在纪念馆展厅,学生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向游客介绍了刘少奇同志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圆满完成志愿讲解服务工作。在炭子冲村,学生们和第四党支部党员们一起,对当地三户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和帮扶。此外,学生们还积极参与了该馆组织的百年团史学习与青年干部职工思想交流、友谊篮球赛、全民健身、红色知识争霸赛等多个活动。
志愿服务
7月4日,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多功能厅举行了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成果展示汇报会,学生们通过多种多样的节目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成果展演,展示了新时代新青年的朝气,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还评选出了八位优秀学员: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刘子涵、彭程卓、吴际盛、冯晨洋、王力允、林鸿屹以及来自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志芬、曹正慧。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体现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自觉担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责任,还常态化、多形式、重创新地组织开展多次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了将红色资源发挥好、将红色基因传承好,推动广大青年成为红色文化的发扬者、红色故事的传播者、红色理想的践行者,最终成为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时代重托的新时代新青年。
(图片由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