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年 祁门香 就在徽州过大年。”2月4日,承载着祁门“非遗”好物的安徽首个地道风物“CP”组合的“字在茶馆”亮相合肥。祁门红茶与安茶组成的“红与黑CP”,甜蜜美食与中国文字组成的字豆糖“CP”,让当日雪花飘舞的合肥不再寒冷,尝鲜市民心生暖意,年味更加温暖。
祁门文旅这一创意展示,瞬间出圈,不仅吸引了知名社交平台博主的“打卡”,还成为安徽省文学艺术圈“春节档”茶叙会客对谈的优选地。
一
字豆糖,又名嵌字豆糖,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嵌字豆糖是明清以来祁门民间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传统糕点,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美味可口,深为人们喜爱。
嵌字豆糖配料简单,主要由去壳的黄豆粉、饱满的黑芝麻和上乘的麦芽糖制成,制作时,首先将黄豆粉炒熟,用糖稀拌调均匀后,切成条、块状,另用黑芝麻粉和以糖稀,切成细条,做成福、禄、寿、喜等喜庆字样,字空隙处以豆粉条、块嵌入,用刀切后补齐,再用手从四周向内紧缩,用刀切成薄块即成,有圆形方形菱形。
奇特的是,豆糖中的“福、禄、寿、喜”字样丝毫不乱,清晰明显。与其说是香甜爽口的美食,不如说是匠心独运的艺术品,为人们带来品茶、“嚼字”的乐趣。
二
在茶馆内,除了字豆糖引人关注,祁门红茶和安茶也是人们聚焦的对象。
红茶与安茶,是中国茶界的红与黑,也是祁门文旅近年来主推的“CP”之一。
祁门红茶,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祁门红茶制作技艺还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祁门安茶,温顺醇和,属黑茶类,是一款历史名茶,问世于明,因其祛湿消食等效果,冠誉广东、东南亚等地长达百余年,被尊为圣茶,是祁门茶叶的一张新名片,正被越来越多的茶人所熟知和喜爱。
近年来,祁门县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立足“生态王国、红茶之乡、御医故里、千年古县”四张特色名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先后举办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中国诗茶大会等多项茶事活动,持续举办祁红采摘节、黄山168徒步越野赛等特色文旅活动,办好康养文旅体验节、乡村原真戏剧节等节庆,全球首位茶文化虚拟人“群芳最”成功亮相,在黄山市旅游资源密集的市场中,凭借着创意“CP”组合拳,异军突起,频频刷屏互联网社交平台。
三
“中国年 祁门香 就在徽州过大年。”祁门县早在一个月前,便围绕该主题频频发力,系列年味活动和宣传获得好评。
祁门还将要推出系列寻年味、赏民俗的“文旅大餐”。如:漫溪里新春篝火晚会、文堂徽州祠祭、磻村“接菩萨”、马山春祭等独具祁门特色的活动。
前不久,杭昌高铁全线贯通,祁门南站投入运营,标志着作为安徽省南大门的祁门县进入“高铁时代”。
祁门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日的祁门重大战略交汇,多重优势叠加,将加强与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地沟通联系,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合肥市作为千万人口大市,是祁门的重要客源市场之一,随着祁门高铁的开通,两地进入2小时通勤圈。
祁门县在合肥市率先打造安徽首个地方风物“CP”组合的“字在茶馆”,为“文里文气”的合肥再添人文空间场景。
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第十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竹峰说,字豆糖、祁门红茶、祁门安茶等“非遗”好物,重塑了茶馆场景,也为合肥注入了黄山在地物产“CP”组合的新感觉。开放包容的合肥在这种文化“CP”的融合中,汇聚了蓬勃前进的力量。
(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