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与茶器演变历程相互交织。在中国茶文化的广袤海洋中,建盏堪称茶器之巅峰,其独特的风格与斑彩引人瞩目。
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验展”内,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展位因其朴实无华的材质以及变化莫测的斑彩吸引了众多参展人的目光。
建盏,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黑瓷的代表,享有“瓷坛明珠”的美誉,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则是福建省南平市的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建盏以福建建窑烧制的最为著名,建窑是建阳古时烧制瓷器的窑厂。“只有在建窑才能烧造出正宗的建盏,建窑与其他窑口所产黑釉瓷最大的不同在于原料使用上的差异,众所周知泥料和釉料是瓷器烧制的两大重要原料,正宗的建盏制作原料都是来自于建阳当地的矿石加上草木灰和石灰调配而成,所以它的花色全部都是釉料在高温中天然形成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帝锋介绍说。
古老的龙窑柴烧技艺,遇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碰撞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惊艳。建盏虽以黑为贵,但却不是千篇一律的黑,而是在黑中富于变化,并蕴藏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不同的纹样。“每个建盏都是孤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魏帝锋说,这是因为季节、天气、窑炉、窑位不同,使得温度、湿度等发生变化,所以即使是相同的原料,烧制出的建盏也都不一样。
建盏是宋徽宗的御用茶器,其眼目间的观赏性、握于手掌之中的触感、与在品茶时,茶汁通过碗口入喉时所带来的味觉,在无形中散发着古韵与魅力。“建盏因茶而生,宋代斗茶及点茶风气盛行,因此建盏也在宋代迎来了顶峰时期,但因饮茶习惯的不同,建盏在元代断代,我们现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专家,来发掘恢复技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谈及目前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在建阳的传承情况,魏帝锋欣喜地表示:“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茶文化也开始在大众中广泛传播,建盏作为茶器跟茶有密切的结合,所以大家的接受程度会比较高。建盏现在发展的也非常快速,目前已经有上万家工坊具有建盏的制作技艺。”
近年来,为推广建盏文化,魏帝锋还对建窑烧制品进行了创新,通过釉水的特点,制作创意类配件配饰,使其广泛应用到现在生活中;同时,还通过参加展会,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交流学习。魏帝锋感叹到,“能够参加像这样规模大,人流多,文化层次高的盛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我们是做建盏文化,并不只是做商品,本次非遗节也给了建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图片由第八届非遗节宣传推广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