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存在不少疑似破解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摄像头后获得的监控视频,评论十分不堪。B站方面表示已组织排查,下架了相关内容,且已将账号信息报备给主管部门。后续调查正在进行中。目前,相关信息已引发众多网民热议。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一、舆情爆点
以2022年1月16日0时至1月19日14时为周期,通过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发现,舆情高点出现于1月18日。
1月17日晚,中国新闻网发文《B站回应疑有人上传破解摄像头监控画面:下架并封禁》,@新浪科技发文:#B站回应有用户疑上传破解的监控画面#【#B站回应视频监控内容被破解上传#:已下架相关内容并封禁账号,后续调查正在进行中】,引发众多新闻媒体和网民转发评论。18日,舆情正式入传播高点,传播信息量超1.6万条。截至1月19日14时,相关舆情信息已形成#B站回应有用户疑上传破解的监控画面#、#B站回应视频监控内容被破解上传#、#家庭摄像头如何使用才安全#等多个微博话题。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截至2022年1月19日17时,相关舆情信息量共计19224篇,微博11882篇,客户端4596篇,网站1021篇,视频688篇,微信597篇,互动论坛437篇,数字报3篇。其中,微博和客户端为本次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占比为85.52%。
二、媒体观点
针对“B站回应有用户疑上传破解的摄像头监控画面”一事,部分媒体也发表了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表示,更值得警惕的是,除了此次事件中的视频,是不是还存在破解监控、付费窥私的黑色产业链?除了公共场所摄像头外,家庭摄像头是不是也有被破解的风险?切断黑色产业链,不能止于末端打击,也需要进行全过程整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平台、用户、监管部门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隐私安全。
澎湃新闻发表题为《公共场所监控遭破解,得深挖背后的黑产业链》的文章表示:就偷窥偷拍产业链而言,传播只是其中的一环。对网络摄像头进行技术破解,摄像头账号和监控视频的兜售,甚至包括出售一些用于偷窥偷拍的隐藏式摄像头等,都应该纳入严厉打击的范畴,进行全链路的整治。
三、网民观点
对“B站回应有用户疑上传破解的摄像头监控画面”话题网民观点进行汇总后发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建议执法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占比33.33%,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妖刀绝非青铜:偷拍的和曝光别人隐私的行为惩罚力度实在太低!
@周公子GC:侵犯他人隐私,传播他人私密行为,当入刑法。
@圆圆的奥尔特星云:这种已经明显违法了,必须有公安机关的重拳震慑。
二是对涉事用户的违法行为表示愤怒,占比29.63%,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我爱吃糖瓜:对这样的行为真的是很不理解啊,就只是为了炫自己的能力吗?
@逗o0O:没事儿盯着摄像头偷窥的是不是闲啊!
三是对涉事平台没有尽到监管职责表示不满,占比22.22%,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跟月亮一起吹晚风:能过审核就离谱!
@老鬼_ousyun:所以b站的审核能不能上点心?
四是对网络安全表示担忧,占比11.11%,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皮皮妞的逆袭:想起来了之前的360摄像头自动上传事件。
@夏目吾瞳:现在摄像头都必须联网,真的很不安全,求求出个离线版本吧!
五是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黑色产业链的治理力度,占比3.7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对于这种黑产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系统,不能再让其野蛮生长了!
四、舆情点评
近日,“B站回应有用户疑上传破解的摄像头监控画面”一事引发众多网民热议,多数网民对侵犯隐私的不法行为表示愤怒,并对涉事平台没有严格审核上传内容表示严重不满,建议执法部门对违法的个人及平台严查严惩;还有部分网民则对网络安全表示担忧,希望多部门联合打击网络摄像头黑色产业链,更好的保护公民隐私安全。
近年来,网络摄像头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少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安全风险。此次事件中,涉事用户破解疑似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摄像头获取监控视频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属于违法行为。我们不仅在道德上予以谴责,还期待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治理摄像头黑色产业链这种顽疾,需相关部门及平台对症下药、多管齐下。除执法部门不断加大对黑色产业链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外,短视频平台也应主动肩负起相应责任,利用人工智能手段,不断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切断公开传播的链路。此外,监管部门也应从源头管控,对小微型智能监控设备的生产、营销、入网,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以及技术安全管理制度;视频监控云平台也要不断提升安全防护力度,为网络摄像头建立牢固的技术防火墙。(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