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4日,正值北方小年,由国家大剧院、浙江省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的“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厅)开幕,为首都民众带来非遗气象和新春吉祥。
本次展览荟萃北京、金华两地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余个,共220余件展品,其中,金华有17个非遗代表性项目、113件(套)非遗作品参展,婺风遗韵对话皇城京韵,借助国家大剧院平台传播南北非遗之美、展示工艺精品之韵、彰显大国工匠精神,促进南北非遗交流互鉴,助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览海报
南北交辉,呈现非遗姿态万千
北京,千年古都,更是一座非遗之城。“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传统手工技艺门类,是北京皇城文化和京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项目。非遗在北京,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加“见人见物见生活”,也留存了最深沉的北京味道。
金华,古称婺州,2200多年的婺州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婺窑火千年不灭、永康五金锻制不绝、东阳木雕斧凿相传、磐安竹编经纬不断……非遗在金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浸润于当地的风土民情,藏密于经纬,流淌于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迸发出别样的生命力。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北京与金华独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及其作品,展区设为“传世典藏 再现宫廷技艺”“婺风遗韵 宋韵千年重现”“归去来兮 南北和合交融”三大板块,从南至北、由古至今讲述南北非遗故事、彰显非遗的时代价值。“京韵·婺风”——京韵,展“燕京八绝之韵”,首都北京之韵;婺风,展“八婺百工之风”,宋韵浙江之风。展品集北京、金华两地陶冶烧造、五金錾锻、雕镌塑作、织染纫绣等传统工艺于大成,美轮美奂、姿态万千,给首都民众奉上了精美的传统文化大餐,春节期间,还有精彩的非遗手工体验活动陆续上线。
第一篇章 “传世典藏 再现宫廷技艺”
第二篇章 “婺风遗韵 宋韵千年重现”
第三篇章 “归去来兮 南北和合交融”
文化交融,绽放非遗时代光彩
南北非遗素有渊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条大运河拉近了南北距离,南方的秀色走进北方的豪壮,北方的粗犷与南方的婉约交汇融合,传统工艺在材料、技艺、功能、审美等方面交织、碰撞、融合、跨界与共享。
京剧与婺剧,声腔流转代代相传,梅兰芳先生曾说:“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北有故宫,南有卢宅”,金华东阳的卢宅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布局与北京故宫一脉相承。“北京宫灯”与“东阳针刺无骨花灯”,在灯火摇曳中讲述北韵南风。“景泰蓝”与“锡雕”,以金属为媒,或掐丝点蓝淬火新生或冷锻锻打,展现出南北技艺瑰丽之美。她们相互汲取精神养分,互通互鉴、互融互利;她们承载历史维系文化,雍容华美、惊艳时光;她们滋养乡土浸润心田,清丽隽雅、温润流年;她们经受岁月洗礼,承托情感积淀,彰显诗情画意,传递美与力量。
婺风遗韵展区
婺剧戏服制作技艺(传统婺剧戏服)
展区
据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介绍,此前,国家大剧院已举办过40多个非遗系列展览,但用1200平米的大展厅做首次南北非遗交流展,规模是前所未有的。作为疫情后的首次大展,正值院内4个剧场全线开放,演出市场全面复苏,若观众满场每晚将达五六千人,这样高品质的大展恰似一份新年礼物,更让观众看到中国美。他说,这也是国家大剧院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有意义,不仅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国家大剧院这个平台上,不同地域、不同艺术形式交互交融形成“通感”,也一定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生机。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作为金华非遗一千多名传承人的代表,我有幸参展,希望借此机会向京城非遗同仁学习,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认识金华,支持传统文化,更希望非遗人一起携手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守正创新,共绘非遗美好未来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金华、北京均有2个国家级茶非遗项目在列)。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代非遗工作、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剪纸(浦江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善增作品和花灯制作技艺(东阳针刺无骨花灯)传承人许宾作品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铸铁技艺(永康铸铁技艺)
东阳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福礼作品《憨》
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初伟作品《八骏图》
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作品《心经》
作为国家级综合艺术的展示平台,国家大剧院不仅上演过多场非遗戏曲演出,还推出“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是国家大剧院近年来推出的首个综合性非遗展览,也是建院以来首个南北交流的非遗展览。
金华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持续搭建非遗创新发展平台。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宁维茂在致辞中说,此次非遗南北交流展,不但架起了北京与金华新时代的文化交流互鉴新桥梁,更是两地携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还是金华文化和旅游部门落实市委非遗保护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为金华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思路、新方法,将更好推动金华非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主办方希望通过展览,唤醒人们心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记忆,在欣赏非遗之美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激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我们在文化强国的建设征途上阔步前行。
观展
本次展览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北京博物馆学会的学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河北廊坊非遗志愿者团队、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金华市古婺窑火思想品艺术馆、黄小明木雕艺术博物馆、何福礼竹编艺术馆、永康锡雕馆、浦江民间工艺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合参展,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南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展览将持续至4月16日,期间,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同步宣推系列活动相关信息。
(图片由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