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长江流域精品路书 | 忠骨英魂缅怀之旅

2022-04-10 10:01 来源: 文旅中国


线路概况

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至暗时刻与终结。这是一条记录“始”与“终”的线路,沿着历史的足迹,在每一个事件发生地,去倾听历史的回音,触摸永不消逝的红色历程。

行程规划

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南京市中山陵

Day 1. 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梅园新村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占地面积5057平方米,建筑面积4608平方米,是纪念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在南京与国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它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组成,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系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纪念馆有文物藏品1035件,其中一级革命文物24件、 二级革命文物93件、三级革命文物337件。

雨花台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心纪念区,是全国唯一一座综合反映雨花台烈士事迹的革命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江苏省首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陈面积3091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展线长度938米,共分为前厅、序厅、基本陈列、缅怀厅、弘扬厅、家书厅、红色文创七个版块。基本陈列“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雨花英烈的重要论述及党的十九大精神,本着“见人见物见精神”的陈展理念,分为光荣北伐革命先锋、力挽狂澜前仆后继、奋起抗战中流砥柱、迎接黎明血沃新天四个部分,以烈士遗物、照片、史料为主体,辅以场景、视频、多媒体等多种展陈手段,集中展示了179位雨花台烈士的生平事迹。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纪念馆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个基本陈列,展示了南京大屠杀、日军“慰安妇”制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类文物,262部影像资料,智慧而严肃地表达了暴行、抗争、胜利、审判、和平五大主题。其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牧师用于拍摄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像的摄影机和影像资料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纪念馆内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分别展示了1984年、1998-1999年以及2006年发现的遇难同胞遗骸。2015年12月,“三个必胜”新展馆和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建成后,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2万平方米。分布有7处广场、23座单体雕塑和一座大型组合雕塑、8处各种形式的墙体、17座各种造型的碑体。

自1985年8月15正式建成开放以来,截止到2018年底,共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近亿次。纪念馆于199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先进集体。从2014年12月13日起,纪念馆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

Day 2. 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南京市中山陵

渡江胜利纪念馆

渡江胜利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党性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南京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南京市“十大红色文化地标”。

渡江胜利纪念馆由两个主展馆、下沉式广场以及胜利纪念广场构成,占地面积3.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0.8万多平方米。渡江胜利纪念馆主展馆的外饰部分全部采用了红色石材,象征着红色革命精神永恒,展馆分两层,远看像一艘木船,寓意为“驶向胜利之船”。纪念广场上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群雕共分为6组,呈红色直线柱体形式,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现有基本陈列为“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配有游客中心、会议室、青少年活动室、多功能报告厅。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位于南京市狮子山西麓的古静海寺遗址上,该馆通过4个展厅共130余幅(件)图片、史料和实物,向人们展示了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割地赔款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幕。馆内新增的条约陈列室,陈列着我国近代(至1949年)与外国政府签订的1100多个条约,其中大部分是不平等条约。所有这些,时刻在警示后人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南京市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钟山中茅峰南麓,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陵墓于1926年1月动工,1929年春主体建筑竣工,同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此后工程继续进行,直至1931年底全部完成。中山陵占地两千亩,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平面呈“自由钟”形。陵寝建筑中轴对称,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覆以蓝色玻璃瓦。中山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陵寝附近尚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