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中国美术馆举办葛饰北斋作品大型展览,由此,浮世绘这种最具日本特色的艺术形式第一次正式引入中国。半个世纪后的2022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又是樱花热烈绽放的三月,由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大力支持,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年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季“江户绮想曲——浮世绘大展”3月2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启幕。作为50周年官方纪念的文化艺术活动之一,更是中日之间珍贵友谊的见证,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再添新章。
到底什么是“浮世绘”呢?
“浮世”一词出自佛教净土宗,意思是说“人世虚无飘渺”。我国元代(1271—1368年)净土宗高僧日观曾在诗中写道:“浮世光阴能几在,晚香烧罢忆金池。” 1661年,在日观使用“浮世”一词约300年后,“浮世”一词首次在日本出现。一位名叫浅井了意的作家在《浮世物语》这样中写道:“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月光、白雪、樱花和鲜红的枫叶,纵情歌唱,畅饮清酒,忘却现实的困扰,摆脱眼前的烦忧……这就是所谓的‘浮世’。”浅井了意感悟“浮世”之后,没像日观一样看淡浮世,清心寡欲,而是忽然觉得,美好当下怎么能辜负呢?应该纵情贪欢,欣赏享受才对!两人都觉得“浮世”皆空,但应对的态度和办法完全不一样,一个空心向佛国,一个热心活当下。
按照浅井了意的理解角度,将“浮世”与“绘”结合起来,“浮世绘”就有了一种精神,一种积极把握今天、活在当下的精神。你会发现这种精神就是“浮世绘”的艺术精神,浮世绘就是用这种精神观照现实生活的艺术。有了这种精神,浮世绘才能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浮世绘是指以线描写意为主要绘画语言,描绘日本江户时代市民生活的木刻版画。日本浮世绘主要描绘的是江户时代的市民生活。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时代,也是日本最后一个封建时代,从1603年开始,到1867年结束。只要跟江户时代的市民生活相关的,都能画入浮世绘。最流行的浮世绘有三类:一是描绘各类美人的“美人绘”,二是描绘歌舞伎明星的“役者绘”,三是描绘各类风景名胜的“名所绘”。其他还有武者绘、相扑绘、百物绘等等。浮世绘就像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
本次“江户绮想曲——浮世绘大展”展览布置在1500平方米的沉浸空间中,分为“花未眠”“江城”“百美图”和“和之境”四个单元,收纳了140余组浮世绘经典作品。特别难得的是,完整展出了浮世绘风景画最著名的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与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这两个系列展品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出,为中国观众提供了难得的零距离系统感知江户文化的机会。
蒲原 夜之雪 歌川广重 48.5cm×33.5cm 1832
歌川广重是幕末时期的浮世绘风景画大师。歌川派是19世纪中期席卷幕末江户浮世绘界的最大流派,直系画师多达150余人,几乎涵盖了浮世绘的所有题材。歌川丰重有着沉稳的性格和细腻的画风,擅长用诗化的意境渲染平凡的生活, 唤起人们浓郁的乡愁和对传统的怀念,由此歌川广重被人称为“乡愁广重”。此次展出的《蒲原 夜之雪》是歌川广重所有雪景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幅,画面描绘的是大雪的寒村之夜,有三个沉默的行人,四周一片寂静,似乎只有踏雪的脚步声在耳边沙沙作响。东海道地处太平洋西岸,气候温暖。蒲原位于现在的静冈县静冈市清水区,现实中并见不到这样的大雪。因此,这幅作品是他出于对整个系列画面变化的虚构之作。事实上,歌川广重在任何一幅作品中都没有完全的写实,画的都是自己的心象风景,雨雪月色星斗下的宁静夜景是他的拿手好戏,能领略到典型的日本风情和纯粹的乡土感觉。
神奈川冲浪里 48.5cm×33.5cm 葛饰北斋 1847
葛饰北斋也因其创作的《神奈川冲浪里》而举世闻名,神奈川冲是从三浦半岛到横滨附近的江户湾沿岸海面,画面中远景富士山与海面上三艘押送鲜鱼蔬菜的船,每艘船上有8名桨手。大海汹涌澎湃,船夫们紧紧抱住船身随波逐流。翻滚的浪花又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处于画面下端的富士山雄姿不减。鹰爪般的浪花和日本传统装饰图案有共通之处;蓝白相间的海浪纹样吻合当时流行的“缟模样”条纹装饰时尚,从而博得了历来喜欢新鲜事物的江户人的喜欢。葛饰北斋以独特的“三分法构图”和透视法相结合,形成以富士山为中心的向心式构图。这幅经典是传统美术和西方技法的集大成之作,是代表日本美术的经典作品。
线描写意是中国的传统绘画语言,大概从唐代开始传入日本,逐渐成为日本绘画语言的一部分,并且成为浮世绘的主要绘画语言。透视、光影等西方绘画语言后来也融入了浮世绘,但不是主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浮世绘的时候,总有一种熟悉感、亲近感。
历经300余年,浮世绘的影响深入亚洲及欧洲,对19世纪的印象派、后印象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户绮想曲——日本浮世绘大展》正是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与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继2021年的《从库尔贝、柯罗到印象派——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之后,在2022年樱花盛开时节对印象派延续而策划的又一世界文明艺术大展。本次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季不光是穿越时间的日本历史游历,也是跨越空间的中日艺术对话,更是助力中日长久友好的企盼。
展览学术顾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潘力表示,“江户绮想曲——浮世绘大展”为中国观众呈现了浮世绘从草创初期到衰退式微的三百余年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作品,展览呈现了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观以及江户时代的市民生活场景、娱乐消遣和审美时尚。如此大规模展现日本浮世绘的经典之作,无疑将是今年难得的浮世绘视觉盛宴。
本次展览大多数作品大多是狭义浮世绘作品。广义浮世绘要更宽泛一些,从创作形式上来说,会涵盖除了木刻版画之外,绘师亲手绘的肉笔绘;从时间跨度上来说,也不只是江户时代的浮世绘,还包括1868年以来的浮世绘。
展览学术顾问、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荒井经·大和飞鸟表示,无论是描绘服装的颜色,还是版画的色彩表现,浮世绘都是追溯日本社会平民文化的宝贵资料。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感受日本文化,感受到日本平民社会的活力和变迁。。
日本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公使节贵岛善子表示,通过浮世绘可以窥探到当时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还可以从画中描绘的和服纹饰及随身物品中的花纹中探究日中两国文化、习俗的共同点和交流史等。虽然疫情阻隔,但期待本次展览能够成为中国朋友近距离感受日本的一次良机。
除了葛饰北斋与歌川广重外,还有70余幅珍贵的浮世绘作品首次在中国亮相。“江户绮想曲——浮世绘大展”将持续至2022年6月5日。
与此同时举办的“江户物语——日式创意市集”,将在近2000平方米的空间中,为观众还原日本社会的生活百态,生动展现江户时代的社会风貌。近百位商家集合了:日本文具潮玩、Cosplay和风和服、日式小吃、手工坊、主题论坛等活动。3月正值樱花盛开之时,赏樱,看展,逛市集,为北京市民带来一场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
(本文图片除海报外,均由李琤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