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熙宁二年(1069年)的正月初一,王安石也不自禁融入到春节的氛围中,响亮的爆竹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人们聚餐喝酒来表示庆祝,在春风吹拂下更加喜庆祥和。千家万户都将旧的门符换成了新的门符,在旭日照耀下,新气象欣欣向荣。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到春节诗词,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放炮竹、聚餐饮酒、换门符,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新春习俗似乎就浓缩进这短短几句中,热烈、祥和、快乐的气氛令人陶醉。
诗词蕴藏着作者的情感,尤其是王安石这种政治家、文学家,一首《元日》不光描绘了春日场景,更多的还是寄托了他的政治抱负。正是自熙宁二年开始起,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声势浩大的熙宁变法开始了。王安石写就《元日》之时,心中应是豪情万千,想要革除旧弊,以新法一扫大宋积贫积弱之颓势。
陈清之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数年后,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告终,站在他对立面的是司马光、是欧阳修、是苏轼、是文彦博、富弼、韩琦……北宋最聪明、最智慧、最群星璀璨的一群人在这场变法中开启了最激烈的斗争,令人感慨的是,他们都希望革除旧弊,抢救已经陷入危机的大宋。
(图片来源摄图网及中华珍宝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