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的江南,“赏花”无疑是春天的限定词。游客来到拈花湾,百花入眼,才真体会到那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以打造“心灵度假目的地”为目标的无锡拈花湾,趁着春天赏花经济的热势,捧出了一道春菜——拈花湾“花朝节”,与此同时,“许你满城花开”主题活动也一并推出,整个活动将持续到4月底。
赏花经济对于三月的江南来说并不陌生,各景区都想赶一趟“春游热”,当长三角各大景区都在以“赏花”为春季游的重点主题时,拈花湾成为了受关注度颇高的景区之一。由“赏花”到“赏花经济”,景区何以“进阶”?又如何让“花开一季”转为“花开四时”?
据了解,拈花湾小镇运营的九年时间里,始终倡导“城市微度假”理念的项目,今天已经成为了相当一部分人日常生活里习惯性去到的地方,也是长三角节假日里重要的目的地之一。九年时间,从每一项活动IP入手,从每一个生活触点入手,慢慢实现了从微度假小镇向品质生活场的转变。如何让拈花湾的花朝节不只有“花”?拈花湾自有新意。
样样花不同打造“赏花+”模式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有了春游的习惯,如今游客同样喜欢在春意缭绕的时节外出赏春。古代的花朝节并不仅仅拘泥于祭花神,赏花、护花、食花、簪花……对于花事雅事的追寻,古人似乎比今人更有智慧。为此,拈花湾借助景区唐风建筑营造赏花场景和氛围,倡导“慢下来”的生活方式,让游客在春色中慢下来,将“春季游”与“心灵度假”紧密结合。
今年花朝节,拈花湾推出逛花街、住花房、赏花海、坐花船、游花市、走花巷、吃花食、喝花茶、观花神等十余种关于花的观赏体验。游客来到拈花湾,将体验到充满趣味的“花花世界”。
游客可以在暖阳照耀的下午,穿过拈花湾游客中心,来到花的世界。香月花街上,50余种花卉点缀出几十个着精致的花卉场景,古风唐韵的建筑与满街的春花相映成趣,除了常见的桃花、梨花外,毛鹃、锦带花、桂花、木芙蓉等新奇的花卉品种令人眼前一亮,游客可以在满城的花海中打卡留念。
穿过香月花街,游客可以步入拈花华服馆,选一套自己中意的华服着身。花朝节限定款十二花神华服复刻了秦、唐、宋、明盛世古朝,再加上新中式妆造,将花朝节的风雅与仙韵体现的淋漓尽致,连儿童们也能穿上小花神系列在景区打卡留念。
以踏青露营及十二花神为主题的“花朝市集”,将景区核心游玩区分为春日露营区、休闲娱乐区、天幕休憩区,并将“鹿饮 溪”IP 充分参与到游戏中,打造休憩、娱乐、文化体验一体化市集体验。游客还可以在花车巡游时沉浸观看“花神”同场争艳演艺的场景。
观景之外,游客还可以来到禅食馆,选一份花朝节限定款套餐,品百花茶、喝百花粥、吃百花糕,或许这才是春天的滋味。夜幕降临,水上花廊与花朝节版微笑广场演艺为一日游园画上完美句号。此时,游客可以入住到樱花主题客栈,泡泡干花、艾草、老姜等多种调理药包为游客提供拈花愉足服务,花香浸浴放松身心缓解旅途辛劳。
围绕游客观赏、饮食、住宿等多样需求,拈花湾推出了户外花艺冥想、樱花瑜伽,花神香囊手作体验、将花与景融入疗愈体验等一系列服务,以独特的体验价值,丰富游客参与度与互动体验。
创新打造精致小场景吸引“回头客”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文旅产品的动态创新是吸引“回头客”的最重要因素。为此,拈花湾一直在探索如何创新服务。
春季的拈花湾遍布着樱花林,染井吉野、福建山樱、迎春樱、寒绯樱、阳光樱、飞寒樱、普贤象樱等20余个品种约2000余株,分布于景区内指月巷(樱花大道)、拈花大道、鹿鸣谷及客栈庭院等地。与大多数景区多种植早樱不同,为了尽可能满足游客的“赏樱”自由,除了大面积种植外,拈花湾成片种植的樱花多为晚樱品种,盛放期主要集中在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之间,相较于早樱,晚樱的盛放期也相对较长。
拉长樱花的盛放期,拈花湾想在“限定的体验”中,追逐更长久的“稀缺之美”。此外,景区也在尝试打造更多精致的小场景。
今年,拈花湾“花朝节”的主题是“许你满城花开”,既然要“满城花开”,光只有樱花还不够,最主要的是要有足够多的花卉品种,由点及面,要有足够的赏玩性。基于去年“小场景”的成功打造深受游客欢迎,今年,拈花湾在保留了拈花小院的同时,在香月花街等景点增添了十余处打卡点位,除了大面积的樱花外,还有梅花、石榴、毛鹃、锦带花、桂花、木芙蓉、茶梅、萱草、大吴风草、鸢尾、菖蒲、再力花、千屈菜等50余种花卉。
同时,在夜游的体验上今年也有升级。“景在水中,水在城中”是拈花湾的一大特色,拈花湖串联起“花开五叶”“拈花一笑”等经典夜游演出,在花朝节期间,蜿蜒绵长的拈花湖上会呈现出别出心裁的“水上花廊”景象:新鲜养植的鸢尾、荷花、睡莲、凌霄、紫藤与百米拈花湖相互映衬,装点出了一条春景春水相融的风光带,并且在花朝节期间,夜游的游船也延长夜航开放时间,结合“许你满城花开”主题,对船只、码头进行氛围布置。
限定版花朝节水上夜游场景
审美价值成为景区“爆红”密码
如今在景区品牌活动日渐同质化的当下,文旅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让文旅品牌活动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如何打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品牌活动?此次“花朝节”背后传递出的即是拈花湾所重视打造的“审美价值”。
“流花飞瀑”拈花湾“处处繁花”中的一个小细节——沿着景区主街走到尽头,视野范围内可见一大片樱花林,在樱花林的前方,有一座唐风亭阁坐落于前。作为拈花湾首席产品官的吴国平,有一次闲步来到景区内,站在这片樱花林前,看着建筑群落和春日繁花高低错落,层次感十足。吴国平脑中想的是:如何利用丰富的花色,再增添一点别样的景观性?看着眼前的花影斑斓,吴国平说了一个点子:“在阁楼前,再多添一些紫色的花。”
如今游客去到拈花湾,一定会被这样的景观所吸引:成片的樱花林或红或粉或白,一条沿着屋檐精心排布的紫色梦幻流花飞瀑从二层的屋檐倾泻而下,与前景的唐风建筑相辅而立、交相辉映,磅礴而吸睛,点点紫斑绽放其间,荡漾出春的味道。
正是一直以来“以美铸韵”的理念,让拈花湾的产品有别于其他景区。在吴国平看来,这其中的关键,是审美问题,将“文旅融合”转向精细化、多层次的旅游体验,就会给游客呈现出别出心裁的观赏性,和小而美的精致感。
(图片来自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