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联合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直播《乐动中国:中国传统乐器公开课》,于2023年6月24日正式开讲。
节目将用20讲的篇幅,系统介绍中国音乐里的“乐器与器乐”。每个周六的节目中,音乐学者、演奏名家、非遗传承人、乐器达人……将被邀请到场,和听众网友一起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魅力与文化内涵。
非琴非筝非琵琶,那它到底是什么?
1.阮,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中国传统乐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新唐书·元行冲传》记载,武则天时期,一个名叫蒯(kuǎi)朗的人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件铜制乐器,琴箱正圆,似琵琶,元行冲参照魏晋“竹林七贤”的画像进行考证,判断出这就是其中一人所弹的琵琶,于是让人以木头为材质进行仿制。谁料仿制出来的乐器,弹起来声音亮雅,迷人至极,于是便以这位魏晋名士的名字为之命名。至此,直项琵琶有了自己的专用名称,终于从“琵琶”这一总称中独立出来。您知道这位“竹林七贤”之一的魏晋名士是谁吗?
A、阮籍
B、嵇康
C、阮咸
【答案】C 阮咸
2.作为世界上早期的有品乐器,阮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时代,就已具备四弦、十二柱 (即品),这在中外乐器发展史上可谓非同寻常。以下哪些乐器是有品乐器?
A、古典吉他
B、小提琴
C、二胡
【答案】A 古典吉他
3.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位“音乐爱好者”。他有600多首诗与音乐相关,其中超过一半涉及乐器演奏。他描写过的乐器种类有琴、琵琶、瑟、笙、笛、箫等。以下哪句诗描写的是阮?
A、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B、落盘珠历历,摇珮玉琤琤
C、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答案】B 落盘珠历历,摇珮玉琤琤
“非琴不是筝”
“不似琵琶不似琴”
这是古人对阮的描述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源于秦汉 成于魏晋
盛于唐宋 衰于明清
最终复兴于当代
两度失传 又两度重生
历尽坎坷
又独具强大生命力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国吴的青釉堆塑谷仓罐(此图为局部),下排右起第一人斜抱阮,用右手弹奏
它是中国音乐史上唯一以人名命名的乐器
唐以前、
此“琵琶”非彼琵琶
唐以后
此“阮咸”约等于彼阮咸
《竹林七贤砖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南朝),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它的声音
如“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
似“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
是“出谷新莺咽洞泉”
也是“落盘珠历历,摇珮玉琤琤”
敦煌莫高窟(初唐)第220窟的“花边阮”,又叫“花边五弦阮”
从一般性的伴奏乐器
到仅用阮类乐器就可组成一支乐团
独奏 重奏 合奏
阮不仅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的“黏合剂”
与西洋管弦乐队亦能水乳交融
现代的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
阮
和古琴、古筝、琵琶、月琴、吉他……
是怎样的关系
为何它以“竹林七贤”阮咸的名字命名
在数千年的流传演变中
它经历过怎样的起起落落
现代阮和传统阮是一回事吗
宋代《竹林拨阮图》
本期为您带来《乐动中国:中国传统乐器公开课》第九讲阮精华版,主讲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乾,观看视频,一起解密阮咸的前世今生,聆听“古老”又“年轻”的它在丰富多样的曲风中,有多少种全新的可能和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