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电视剧《珠江人家》:在文化传承中展开的岭南生活画卷

2023-12-10 14:32 来源: 文旅中国

日前,电视剧《珠江人家》先后在央视一套、央视八套播出,该剧以三兄妹的传奇故事融合传承千年的粤地文化,向观众展现出颇具岭南特色的壮美故事,为“粤派电视剧”和中国电视剧进一步的精品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12月9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和广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电视剧《珠江人家》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主创团队、制片团队、播出机构代表及业界学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珠江人家》的创作经验、电视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粤派电视剧”的特色与前景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

年代剧的新突破与新提高

《珠江人家》由高满堂担任总编剧,吴斌执导,柳桦编剧,剧集以1927年至1950年为时代背景,通过粤中医药、粤菜、粤剧三条职业线与内忧外患的家国线交织呈现,讲述了陈山河、陈卫、陈立夏三兄妹被迫离散后从失散、寻找、团聚的故事。作为一部典型的年代剧作品,剧集不仅呼应了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还与传承千年的粤地文化进行了深度融合,获得了观众的持续关注与讨论。

提到年代剧,高满堂可谓是同类作品的金牌编剧。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光明日报原总编辑胡占凡认为,由高满堂和柳桦编剧的《珠江人家》,是对年代剧创作的一个新的尝试、一次新的提高。“这部剧没有重蹈覆辙,而是在过去多部年代剧的基础上有了很多创新,是成熟类型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在结构上、语言表达上、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有新突破、新提高。”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宗钗同样表示,《珠江人家》有着过硬的文学剧本、风格鲜明的影像语言,以通俗化、传奇化的历史表达,达成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播效果。“作为一部粤派电视剧的新晋破圈之作,剧集以民间历史表征地域文化,实现了年代剧书写地方民族文化史、行业史的突破,达成文化身份的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彰显,以清新干净的审美风尚,成为年代剧的一股清流。”

作品创作扎根行业、深挖现实

作为联合出品方和播出平台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夏晓辉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该剧播出方面的数据。数据显示,该剧在播出期间热度稳步攀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1亿,官方微博粉丝数从刚开始的一千多增长了10倍,索福瑞单集最高收视达到1.18,单集最高收视份额达到6.62%。另据国家广电总局视听大数据统计,电视剧《珠江人家》最高收视达到3.03,位居今年全国收视率第一位。

该剧之所以收获高收视和观众的肯定,离不开剧本的扎实创作,很多观众在看过该剧后深刻理解了“岭南文化”——“剧中核心人物陈家三兄妹的人生,就是岭南文化在困境、绝境中薪火相传、不断求新求变的真实写照。岭南文化博大精深,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广东人民的性格一样,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历尽战火洗礼和时代变迁,不断变化、改良。”

总编剧高满堂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中的愉快的经历,他笑谈这部剧的编剧工作“先从吃开始”,随后又深入了解粤剧和岭南的中药材行业。在高满堂看来,“深入生活不是一句空话,写到哪个行业,就要沉下去,深挖现实。”

该剧编剧柳桦说:“职业编剧是不受职业和地域限制的,对不熟悉的领域、地域,那就去熟悉它、去了解它,这本身就是编剧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他在剧本创作之初首先阅读了近百本相关行业的图书资料,同时他也捕捉到了一些更深化、更细节的东西。“比如说我了解到民国时期所有岭南饭店的后厨是不穿鞋的,而是穿木屐,于是我们就写到剧本里——岭南酒家的后厨里是一片木屐声。”

通过在广州采风,与行业专业人士交流,柳桦不断在心中酝酿剧本,也越来越清晰地勾勒出人物和故事。“我最后一次采风是采访广东省非遗项目岭南陈氏针法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华女士,她在我身上展示了飞针的绝技。当时我顶着一脑袋针完成了最后一次采风,那时候我觉得这个戏一定能成。”柳桦说。

不仅有传奇,更有传统和传承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珠江人家》并不是一部以几家几部创业戏表现改革开放当代史的怀旧剧,而是一部有史诗追求的年代传奇剧,作品构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张力,通过描摹人物群像,以民间文化奇观和精妙文化传承相融合,从而令作品在彰显地域文化的同时具备和时代热点相呼应的潜质。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广东省电影局局长崔朝阳高度肯定了《珠江人家》的创作价值,认为该剧传递出了岭南文化积淀历史的积极追求,体现了植根于岭南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和奋勇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讴歌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是打造中国气象、岭南特色、广东特质的精品之作。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蔡伏青认为,从人物塑造角度,《珠江人家》将岭南的英雄儿女气概折射到以陈家兄妹为代表的典型人物上,塑造了个性鲜明、粤文化特质的人物群像。

在《光明日报》高级编辑、编务统筹李春利看来,《珠江人家》结构精巧,不仅有传奇,更有传统和传承。岭南三宝中医药、粤菜、粤剧,以一个家族三个孩子的迭代命运线实现了传承与勾连。剧中人物的爱恨情仇升华为家国大爱,凸显了历史厚重感、人物命运感、时代价值,让剧集更有穿透时空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表示,该剧的成功首先是家国情怀篆刻的文化基因带来的情感共振,其次将粤药、粤菜、粤剧三大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巧妙的融入到了叙事之中,再次是将知识性的科普融于精彩剧情,并呈现出多个性的人物设定,对整个电视剧行业的创新发展都有启迪意义。

(图片来自主办方)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