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由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联合主办,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字形信息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中国设计师沙龙、Fontworks、TypeTogether、ProductionType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一届“方正奖”设计大赛在北京揭晓,中国字体设计新生力量崭露头角。当天,2022字体设计大会同步举行,围绕字体设计及未来应用趋势,多位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活动现场
获奖作品揭晓,字体设计再上新台阶
“方正奖”设计大赛首次创办于2001年。为了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服务,引领字体设计潮流,20多年来,赛事主办方对大赛主题、竞赛内容、赛制、评选标准等不断进行创新、变革,并取得可喜成果。截至目前,先后有1.8万多名字体爱好者、设计师、设计专业师生参加。通过大赛,许多优秀作品被开发成为字库,服务于大众生活;一大批优秀设计人才脱颖而出,有些作者已经成为行业中坚力量。在促进字体设计创新、发掘优秀设计人才的同时,加强了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字体行业发展,为弘扬中华汉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历届大赛以寻找字体佳作为竞赛主旨的基础上,本届设计大赛期望进一步看到不同领域的设计师通过精妙的应用,让字体更具生命力和价值,正式设置了字体设计、字体应用两大竞赛单元,其中字体设计单元包括中文专业组、中文学生组、拉丁文组,字体应用单元包括品牌类、书籍类、包装类、海报类、RGB类。
颁奖者、获奖者代表合影
大赛自2021年9月12日启动以来,历时6个月的征集,共征集到参赛作评5273份,其中字体设计类3710份、字体应用类1563份。组织学生参赛的院校达300多所,指导老师近500名。15位专家评委采用线上方式,经过多轮专业、细致、严格的评审,最终共有60件参赛作品、26位指导老师、23家合作院校获得了本届大赛设置的字体类别奖、评审委员奖,优秀指导老师奖及优秀合作院校奖。
大赛揭晓现场,字体设计单元评委代表倪初万、汪文两位老师公布了中文学生组、中文专业组、拉丁文组的获奖名单,并对中文获奖作品进行了专业点评。拉丁文组评委代表Gerry Leonidas则通过视频的形式对拉丁文组获奖作品进行了详细解读。字体应用单元评委代表黑一烊老师通过线上方式公布了字体应用类全部获奖作品,并作了深入点评。
专家认为,本届大赛的字体设计类参赛作品,在设计水准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专业组的创作,更加深入到字体设计的本质层面,在风格化与审美性、实用性之间做到了较好的平衡;学生组的作品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在思考深度、表现手法和设计完成度方面,都有很大提升;拉丁文组作品,褪去了初涉外文字体设计的拘泥感和生涩感,创作技法和设计品位都有显著提升。
首次设置的字体应用竞赛单元,有不少参赛作品出自知名设计师、设计公司之手,出场即不凡,最终脱颖而出的20个获奖作品,既代表了当下平面设计的高水准,也充分展现了字体的魅力和价值。大量优秀的字体应用作品涌现,既能给各个行业的设计师提供用字示范,也能让大众感受到字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传递汉字之美,447款新字体正式发布
近年来,随着大众审美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对字体创新提出了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各领域不断变化的用字需求,字体设计者也在设计开发层面不断求新求变。在当天的大会上,2020年首届方正字体设计大会之后开发的258种风格、合计447款新字体集中发布,涵盖创意黑体、创意宋体、创意卡通、传统书法、现代手书等品类,包括:方正清刻本悦宋家族、字酷堂匡山楷书、字酷堂鸿昌楷书、字酷堂常安楷书、字酷堂松雪行书等字体。
部分新字体展示
“近年来,我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先后推出了‘设计院校正版字体支持计划’‘社会公益正版字体支持计划’‘字美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公益应用计划’,为设计教学以及社会公益提供免费正版字体授权。目前,我们的字库产品已经在出版、印刷、办公、包装、广告、影视、网站、移动设备、游戏、动漫等众多领域被广泛使用。”方正电子董事长、总裁邵行说,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为了传承并发扬书法文化,推进书法经典的跨时空传承,2017年,经申请立项并得到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的“中华精品字库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精选100位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开发成电脑字库,将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高度融合,对传承汉字文化、传播中国价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大会现场,方正字库设计总监汪文也带大家回顾了“中华精品字库工程”一期和二期的全部35款字体成果,让观众朋友领略到了古老书法艺术在信息时代下的风采。目前这些字体已在新闻出版、影视传媒、网络推广、短视频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中华精品字库工程’让古代的书法经典跨越时空,来到当代人民生活中,实现了古为今用。”邵行表示,未来希望精品字库能被全面用起来,让大众在使用中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的普及与推广。
据悉,目前,工程开发完成的35款精品字库,已全部纳入“字美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公益应用计划”,免费向公益组织、新闻出版单位、政府机构、学校、个人等提供授权。
为产品赋能,技术多维助力设计创新
中文字库兼具美术作品属性和软件属性,技术实力也是字库产品的重要保障。当天的设计大会上,相关专家也为大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字体设计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
可变字体技术是字库技术的最新热点,它允许单个字体文件同时支持多个字体形态,实现单轴或者多轴设计空间,让设计师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操作上的便利性,以及更小体积的字体文件与更快的响应速度。近年来,我国字库开发紧随全球技术趋势,本次大会推出了方正可变兰亭黑、方正可变忠义宋、方正可变高原明朝体等50款中文可变字体产品,以满足创意者各种不同的需要。
人工智能辅助精品字库开发
人工智能技术在字体行业的应用也是未来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它一方面能极大的提升字体开发效率,另一方面可解放字体设计师的生产力,使设计师能更加专注于灵感构思和创意挖掘。2016年,采用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的人工智能个性字体辅助生成技术,推出了手迹造字APP,普通个人只要手写100个汉字,最快20分钟即可产生一套包含6763汉字的完整个人字库,目前此功能也已上线;在精品字库的开发过程中,还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字体设计技术,帮助字体设计师提升设计效率。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而计算机中文字体是汉字书写文明在信息化时代的全新表现形式,是中国人进行信息沟通、情感传递、文化表达的必要载体。希望字体设计界各方,未来能进一步加强跨界合作,共同把字体设计玩转起来,推动中文字体文化火“出圈”。
(配图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