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的中青年演员拿出了“三堂课”

2022-12-17 11:19 来源: 文旅中国

12月14日晚,在浙江省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百越文化公司承办的“《我们的三堂课》——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戏剧汇报演出暨毕业典礼”在杭州蝴蝶剧场拉开帷幕。

“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是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推出的艺术人才孵化培养项目,于2020年启动,以扎实推进“文化浙江”建设,壮大浙江省文艺发展领军人物队伍。其中,浙江戏剧名家孵化计划由10位浙江省传统戏剧演员组成,剧种涵盖越剧、婺剧、京剧、昆曲、瓯剧、台州乱弹,入选孵化对象基本是本剧种的代表性人物。在三年孵化期间内,连续两年在杭州蝴蝶剧场举办“戏文里的青春”主题展演,涵盖10余场大戏或折子戏专场演出与1场汇报演出,并开办全网直播、专题研讨会等。三年孵化圆满结束,戏剧名家孵化计划成效显著,浙江的中青年戏曲表演艺术家,已成为中国戏剧界的一个“浙江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

颁奖现场

该台演出的艺术总监、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这样诠释《我们的三堂课》:在汉语中“课”既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既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而早、午、晚三堂课则既是针对戏剧人的,更是能引发普通人从青年到中年至晚年三个不同生命阶段的共情。据悉,本台汇报演出由国家一级导演黄依群执导;茅威涛的多年好友,著名节目主持人,致力戏曲传播、被誉为“梨园届的亲人”的白燕升特地远道而来担任演出的讲述人。

演出分序幕、早课、午课、晚课、尾声五个部分,伴随着屏幕上的时钟的河流,在鸟叫声中、演员的吊嗓声中,讲述人白燕升出场,开启了第一堂课——早课。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张琳一直是一个以勤学苦练、功底扎实著称的演员,她以一出《玉簪记·逼侄赴试》,向自己的恩师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老师致敬。

演出剧照

舞台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演员的态度、修养、格局,都会被映到台上。优秀的戏曲人,功夫更在午间的练功房外。这就是“午课”的主要内容。茅威涛作为章益清、黄燕舞和鲍陈热的指导老师,其表演艺术、求索精神、艺术观念深深影响着她们。在看戏、讲戏、演戏的过程中,三人深受启发、收获颇多,为感恩老师的指点和教导,特带来新版《梁祝·英台哭坟》、越剧《藏书之家·三跪求书》和台州乱弹《心·痴梦》。黄燕舞的《藏书之家·三跪求书》是本次汇报演出新学的折子戏,她非常认同茅老师说的文化理论修养对戏曲表演的重要性,也希望自己能诠释出唱腔里的文学性。鲍陈热是一名台州乱弹旦角演员,选择茅老师担任导师,是想提升我自身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能力不足,同时打开自己的眼界,为乱弹艺术在未来发展中打开思路,汲取营养,扩大剧种影响力,一出移植改编创排的《心·痴梦》,准备良久,特此汇报。

晚上七点,正是晚课时间。作为一天当中的最后一课,演员也要对自己的付出和功课做一个收尾。舞台照映生命,艺术照鉴灵魂。大幕开,锣鼓响,聚光灯下,登台演出,是一天当中的最后一课,也是演员最重要的一课。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蔡浙飞和导师杨小青渊源极深,被亲切称为“杨妈妈”的杨导是看着两代“小百花”人长大的,新编历史剧《苏秦》也是杨导为蔡浙飞排演的夺梅之后的首部主角大戏。蔡浙飞一段《苏秦·六方印》,感谢导演杨小青老师的鼓励和打磨。

第三十届梅花奖榜首获得者、婺剧演员楼胜更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文武生,20多年来一直与他的刀枪剑戟、高靴大靠生活在一起,跟舞台上的角色较着劲,跟戏较着劲。他有一身绝好的功夫,也很会刻画人物,但他还是想向汪世瑜老师学习,化昆剧为婺剧所用,让自己走到一个更高级的表演状态中,站在大剧种的演员行列里。汪世瑜老师当天也特地来到现场,还在楼胜上场之前,在台上接受了白燕升的采访。汪老师说,他想把楼胜塑造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又有戏曲基础的一个完美的、学者型的艺术家。在老师汪世瑜的指导下,楼胜用一出《临江会》作为结业汇报。

现场表演之后,举行了文艺名家孵化计划的毕业典礼。茅威涛作为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孵化计划戏剧组的责任人,上台做了结语。茅威涛借用越剧尹派艺术创始人、宗师尹桂芳先生写给她的言简意赅却寓意深远的“艺无止境”四个字为贺词,诚挚祝贺戏剧组孵化对象圆满结业。同时,她还借用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一年制预科教学所倡导的“综合诊断”“自我定位”“独立创作”三组理念,与当天毕业的戏剧组孵化对象以及各位同道的戏剧同仁们共勉。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