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大剧院的16周年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搞得格外热闹,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北京艺术中心共同开启,为京城观众带来诚意满满的艺术盛宴。在一系列院庆活动中,已经诞生了十一年的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再度上演,同时也成为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的开幕大戏。在剧中扮演“盲女”关砚砚的女高音歌唱家王莉兴奋地表示,这是在这部戏诞生以来她参演的第七轮演出,每一次登台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尤其是感慨北京艺术中心的开幕又为京城的歌剧舞台平添了一个崭新的艺术空间。
2012年,国家大剧院集结作曲家印青、编剧黄维若、董妮、导演廖向红等国内一线艺术家,以大运河的人文背景为基础,吸收中国传统戏曲和地方民歌、民俗等民族文化精华,打造出了建院以来的第一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11年来,歌剧《运河谣》经历了多轮次的演出,收获了国内外听众的喜爱,也成为了展现大运河文化内涵的一张生动名片。在剧中,王莉出演命运多舛的“盲女”关砚砚,一位被水手李小管诱骗生下了孩子,又被抛弃哭瞎双眼的女性。十一年来,王莉参加了七轮《运河谣》的演出,对于这个深入骨髓的人物驾驭起来早已驾轻就熟,而且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以及生为人母的人生角色转换,她在舞台上的角色演绎也是越加的深刻。王莉在塑造人物方面并没有一味的突出苦情戏,而是在人物悲惨的遭际中展现出她坚强、忍耐又善良的丰富性格。有着丰厚功底的王莉将戏曲、民歌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起来,在剧中她演唱的《又把我弃在深渊》《好人啊,你还想瞒我到哪一天》等唱段每次都会令观众动容动情。一位专家看完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后如此评价王莉的表演:“细腻扎实、如泣如诉、动人心弦。”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王莉先后荣获原文化部全国艺术歌曲大赛、金钟奖、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各类大赛金奖,同时参加了多次央视春晚以及各种国家级大型活动,荣誉加身的同时她从没忘记自己最深爱的歌剧舞台。从本世纪初,她先后参演歌剧《原野》《霍夫曼的故事》 《运河谣》《江姐》《贾尼-斯基基》《文成公主》以及《咏蝶》《二泉吟》《嘎丽娅》 等歌剧和音乐剧作品,塑造了大量深入人心的舞台艺术形象,同时也因为出演歌剧《江姐》成为第五代“江姐”的传承者。2022年,从原空政文工团转业走进北京电影学院,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她发起、制作、主演了北电有史以来首部音乐剧《江姐》,带着青年学子以更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音乐剧演绎方式继续传承者“江姐精神”。
“要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只是凭借着唱功唱几首歌曲是不行的,必须要在舞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角色,要参演一部又一部属于自己的大戏。”王莉表示,从踏上演艺之路开始,她就不想仅仅成为一名歌唱家,把成为歌剧艺术家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尽管《运河谣》自己已经不知道演了多少场,但她把每一次演出都当成自己的首演,这是一名职业歌剧演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为了演好“盲女”关砚砚,并突破去年的自己,王莉找到相关资料悉心揣摩,体验盲人的动作特点和精神世界。她敏感的艺术感悟,以及这些年的积累锤炼,使她能够细腻地推敲角色、揣摩唱段,成功塑造角色。王莉的敬业无疑获得了观众的回报,每一次的掌声与喝彩都是对她以及参演的艺术家们的褒奖和致敬。此番在崭新的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演出《运河谣》令王莉感慨万分,“十几年前,没有国家大剧院之前,北京的舞台每年演不了几部歌剧,尤其是歌剧演员更是有劲儿也使不出来。如今,歌剧表演的舞台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好时代,塑造更多艺术形象回馈观众,回报祖国。”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