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聚焦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 |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2024-05-24 18:50 来源: 文旅中国

▲ 第二十届文博会展馆外景

五月的深圳芳芬满城,鲲鹏翱翔喜迎盛会。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本届文博会将全面上新,在展示、交易和展会服务等方面焕发新活力。作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本届文博会持续助力中国文化产业勇攀高峰,勇毅践行以文化之力促进经济文化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走过20年光辉历程,文博会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连年攀升。作为创办20周年来举办的一届重要展会,第二十届文博会是迈入新发展阶段、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展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二十届文博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突出交易功能,全面提升“四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展会规模、优化结构、丰富内容、提升质量,创新服务机制,强化高端引领作用,持续办出新特色、新亮点、新成效。

■优化展会综合服务 专业打造文博盛事

创意激活文博,专业引领未来。

为了进一步突出高端引领,优化展陈结构,本届文博会设置系列文化产业细分领域专题展区,以企业展商为主体,持续完善“综合展+专业展+云上展”办展模式。

本届文博会设立8大展馆,打造各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展、精品展,帮助文化企业精准匹配文化产业细分领域资源。其中,3大综合展包括文化产业综合展A(9号馆)、文化产业综合展B(11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13号馆);5大专业展包括国际文化贸易展(10号馆)、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12号馆)、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14号馆)、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15号馆)和艺术·设计·国潮展(16号馆)。8大展馆展览面积由上届的12万平方米扩大至16万平方米,其中专业展展览面积由上届的6万平方米增加至12万平方米,增长一倍,给供需双方搭建起可实施的文化项目与更强大的产品交易平台。

头部企业参展。文化产业综合展(A、B馆),重点突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集中展示优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项目和文化品牌,并组织全国文化企业30强等龙头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和丰富文化产品,让观众一站式饱览各地文化产业精品。

湾区成果亮眼。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将集中展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及广东省其他地市文化产业发展和合作成果,突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创新发展产品和项目;汇聚华为、腾讯等企业最新文化科技项目;扩容香港、澳门展区,充分呈现港澳特色文化和创意产品。

传统文化丰富。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将重点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果,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区将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老字号展区、工艺美术展区,汇集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丰富项目,推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互动体验、科普教育、虚实结合等多样活动。

沉浸互动体验。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将设立文化旅游展区、文化投融资展区、户外文旅展区,重点展示历史名胜、文化街区、特色小镇等文化旅游资源,及沉浸式体验、旅游演艺、康养等新型旅游消费场景及旅游装备。值得期待的是,该展区将首次设立“文博食尚 寻味中华”非遗美食展区。

潮流艺术多元。艺术·设计·国潮展将设置艺术品展区、时尚生活展区、创意设计展区、艺术教育展区,组织艺术、设计、文娱、艺术教育等机构及企业参展,重点展示和交易国内知名艺术设计机构、文创企业、互联网文娱企业推出的最新艺术品、创意设计产品、国潮IP和产品等。

针对文化产业各细分领域,本届文博会尤其强化与相关行业协会、文化会展机构的协作。如杭州艺尚小镇,协助采购商与参展商通过提前沟通、到会观展、商洽、撮合,提高交易成功率。

此外,为了探索与国际品牌展览机构合作,本届文博会引入其他文化类展会,整合同期展览资源,优化展务专业配套服务,设立专题专区。如设立文创中国、非遗传承·文化出海、文博会20周年等专题展区,全力打造“文博会+”文化盛事。

回望2004年11月18日,首届文博会在深圳高交会馆正式开幕。当年展览总面积43130平方米,而本届文博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总馆展览总面积是首届的4倍。20年来,文博会怀揣文化梦想,充分发挥项目、资本和人才的聚合效应,在专业化运作中有力地赋能深圳文化建设,为全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

▲ 文博会全面展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取得的成果   (本报资料图片)

■紧跟文化产品与项目活动市场化奏响交易强音

打造文化产品专业交易平台、零售交易平台、文化投融资项目交易平台……这场文博盛事里,市场化改革的号角不断吹响。

据介绍,今年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419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此外,展会还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邀请108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洽谈订货。展会期间,超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现场展示、交易。

本届展会中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将同台竞技、百花齐放。除头部文化企业参展外,咪咕文化、京东、字节跳动等代表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势力”将齐聚展会;“首展”“首秀”“首发”大幅增加。展期将举办超100场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和逾20场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等活动,中影、安东投资、咏声动漫等将进行“首展”“首发”“首秀”;文化出海“新三样”展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雅文传媒、枫叶互动、微游互娱等代表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出海“新军”将云集现场;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文化消费新潮流。

展会将联合淘宝、抖音等互联网直播带货达人现场带货,并与天猫、淘宝合作打造线上交易专区;新质生产力成为文博会新热点,光峰科技、丝路视觉、科大讯飞等国内前沿文化科技将集中参展,华为、盘古等将携重磅产品亮相;文博会国际“朋友圈”持续上新。今年参展的海外国家和地区达60个,预计将有国内外超9万名观众现场洽谈订货。

为了加大市场化招商力度,本届文博会全面优化展商结构,从本届起首次出台了市场化招商招展代理政策,向国内外招募招商招展代理人,让文博会成为全社会共享共建的平台。

大幅提升市场化参展比例。本届文博会重点突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促进文化产品、文化项目交易,线上线下参展单位由3600家增加到6015家。特别是头部及品牌企业数量有较大增长,线上线下参展的国内外头部企业,比上届实际参展的头部企业数量多出100余家。

突出现场交易,强化线上交易功能。积极组织各地优质文化企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拳头文化产品参展,举办“文博会消费季”、艺术品拍卖等活动,提高交易实效。同时,为了强化线上交易功能,积极探索“展会+直播+电商”新模式,深化与头部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做强线上平台交易和网红直播带货。

设置新品发布区,促进项目交易。文博会还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库,为各地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提供交易信息服务,并积极办好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大会、文博会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搭建文化产品首发首秀平台。

展会将组织海内外“压箱底”宝藏展品、重大文化产业发展成果集中亮相。登上2024央视春晚、在海内外“叫好”又“叫座”、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亮相“文创中国”展区。

除国内主题公园旅游集团云集外,国外文化产业“顶流”也将云集。同时,现场还将推出高水平文艺演出。完美世界、三七互娱、中手游、上海米哈游、B站等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平台将带来让人欲罢不能的文化产品;系列网游、电竞赛事也将现场开赛。有的看、有的玩,更要有的吃。本届展会将重点打造“文博食尚 寻味中华”非遗美食展区,在逛展之余开启一场“味蕾狂欢”。

自创办以来,各省区市每年都把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带到文博会上来展出和交易。自第五届文博会开始,逐步建立健全了国家部委、深圳市及深圳报业、广电、出版三大国有文化集团和文博会公司“三级联动”办展机制,市场化程度由此不断提升。

▲ 文博会全面展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取得的成果   (本报资料图片)

  ■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国际化实现全球买卖

为了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本届文博会聚焦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着力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增强展示交易实效。本届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的3000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重点展示文化进出口贸易发展成果,设立了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国别展区、文化装备出口展区、文创文具出口展区、文化产品进口展区、跨境文化电商展区。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将携特色图书于该馆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文创中国展区作为本届文博会“展眼”,将集中呈现文化创新运用于百姓生活的丰富场景,汇聚来自国内最具代表性文创机构的300余件文创产品,打造“文化卖场”。

各展区重点展示和交易影视、网络视听及游戏、演艺、文化消费终端及装备、图书、文创、文具等文化贸易产品。参展的海外国家和地区由上届的50个增加至60个;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8个;国内采购商人数预计将由4万人增至6万人;应邀参会的海外采购商人数由上届的2万名增加至3万名。而出口展区深圳电商协会、跨境电商协会带来了80余家电商企业参展,进一步丰富出口板块。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大力提升贸易层次和水平。本届文博会创新推出文博会主宾国办展机制,邀请法国、意大利担任本届文博会主宾国,集中推广两国优质文化产品和项目。邀请驻华使领馆合作参展,强化与法兰克福书展、高美爱博展览集团等国际品牌展览机构合作,协同组织国际图书、时尚、文创、艺术品等内容参展;通过与珍品网、奥特莱斯合作引入国际品牌,实现“买全球”;借助天猫国际、亚马逊、tiktok、temu等平台对接海外买家,扩大文化出海,推动“卖全球”。

举办系列国际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了强化组织知名专业机构现场开展产业资源对接,系列国际交流活动的举办,配套文化贸易合作洽谈、文化项目路演、签约等活动,并推出“游戏出海计划”等相关项目,为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以产品为载体,以文化为内容,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目标,以展会服务专业化、展会运作市场化、展会管理规范化、展会内容精品化、展示交易国际化为特色,历届文博会优势逐年攀升,不断打造集展示、交流、互动、交易于一体的线上线下展会双平台,成为最权威的中国文化产业资讯平台、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的展会。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文博会触摸时代脉搏,紧跟市场脚步,不断展现中国文化产业繁花似锦新气象。“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响当当的称号,文博会当之无愧。经过二十届成长与发展,文博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年度检阅与总结的盛会,成为各地优秀文化产品集中展示与交易平台。

20年来,文博会国际化程度逐步增强,全力服务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世界文明的多姿多彩。

■打造云上交易平台 数字化加持文博会永不落幕

创新,更要注重数字赋能。

为了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本届文博会通过AI、AR等多媒体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云上展示与交易系统,加快构筑文博会的数字化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文博会的线上线下同步展示、线上展品展示、询盘洽谈、供采对接、论坛直播、云上拍卖、AI翻译、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全面展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取得的成果。

其中,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将通过智慧广电展区、电影工业展区、新闻出版展区、版权展区、游戏电竞展区,重点展示数字化新产品、新技术,AI、元宇宙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和最新趋势。据悉,中影集团将携CINITY LED放映技术及虚拟拍摄顶尖技术亮相,全面展现中国电影精品。深圳报业集团将以“重塑”为主题,打造赛博朋克风格展区,让观众体验新闻制作、创意互动的文化视听盛宴,直播间还将邀请文化名人与市民互动。游戏电竞展区将云集人气电竞舞台表演,搭建文化新兴业态“顶流”场。

本届展会新增线上交易功能,首次上线运营“文博购”线上交易服务平台。该平台免费对采购商和消费者全天候开放,在不断促进文化新消费的同时,深化与淘宝、抖音等头部电商平台的合作,为促进展商线上交易提供增值服务,打造持续赋能的云上展示与交易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而智慧广电·新闻出版展和影视动漫·游戏电竞展势头同样强劲。腾讯、抖音等头部数字文化企业的参展,全面展示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AI、元宇宙、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

在促交易、提“四化”的同时,本届文博会强化交易的配套活动形式数量更为丰富。其中各主办部委论坛(研讨会)、文化产业招商大会、文博会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文博会礼物甄选大赛、文化投融资项目推介路演等重大配套活动,进一步发挥文博会促进产业招商推介和投融资服务功能。

二十载整装重塑再出发。20年来,文博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强化交易功能,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博会将更好发挥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检阅台、风向标、推进器的作用,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024年5月23日《中国文化报》

A01版刊发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特别报道

《聚焦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