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与长沙市艺术创作研究院联合创排的长沙花鼓戏《花猪司令》,是一部充满湖南地域特色、花鼓戏风采和时代意义的现代戏剧目。该剧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剧目。由国家二级编剧殷婷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何艺光担任导演,赵月红、丁城欢、戴哪吒、胡建忠、陈雨晴等优秀花鼓戏演员担任主演。通过女大学生“花猪司令”朱花花历经挫折困难永不放弃,带领宁乡村民保护花猪、开拓市场、走向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励志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性格魅力与夺目风采。
大熊猫被称为中国的“国宝”。在湖南省宁乡,有一头“特立独行”憨态可掬的猪,也和大熊猫一样有着黑白“穿搭”,被誉为“猪中大熊猫”——宁乡花猪。宁乡县流沙河、草冲一带是宁乡花猪的原产地,因此也称“流沙河猪”“草冲猪”,其全身黑白花毛色,俗名“花猪子”。宁乡花猪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优良而独特的种质特性,不仅肉嫩味美,其脂肪中的亚油酸还具有保健作用。20世纪80年代,宁乡花猪市场拓展一度达到巅峰,远征欧亚,风靡新马泰,达到了“黄金时期”。岂料90年代,却受到瘦肉型猪种的冲击,品质和产量急剧下降。直至2001年,流沙河本地土花猪凤毛麟角,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发出“拯救流沙河土花猪”的呼吁。长沙花鼓戏《花猪司令》的故事就发生在拯救花猪、培育花猪、振兴花猪的困难迷茫之际。
宁乡县草冲村村主任王得喜一心想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乡村致富的道路,于是动员大家伙开始养花猪,为的是卖肉赚钱。岂料“两千头花猪卖不掉,困在栏中变不得钱。工人的工资发不出,欠下的饲料费冇付完。养不起,卖不脱,收不得场咧,了不得难”。焦头烂额的王主任只能只身一人到城里去找销路。一个星期后,他带回了解决办法:把优乐商场刘总的女朋友朱花花请来,然后再通过她的男朋友在优乐商场搞个摊位来卖花猪肉。岂料,朱花花年轻气盛、经验不足、缺乏市场调研,冒然将花猪进入城市商场销售,遭遇外国牛肉竞争挤压,猪肉滞销,幸得其男友刘犇将肉转给开饭店的朋友才得以解决。畜牧研究院的化验报告显示宁乡花猪品质很高,花花决定在草冲村建立宁乡花猪保种场,一头扎在这里三年。男友先是对她产生了误会,听说她还要继续融资后二人闹翻要分手。祸不单行,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优质纯种的花猪,却遭遇大范围猪瘟。防疫站要斩断传染链,查封所有猪场,并将花猪全部处理掉。危难时刻,刘犇站在了朱花花的身边,要为她撑腰补偿村民的经济损失。最后专家证明宁乡花猪抗病能力强不受猪瘟的影响,因祸得福,宁乡花猪打响了自身品牌。一个消失了十几年的传统品种,如今一举成名!这一切都是在以“花猪司令”朱花花为首的宁乡老百姓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中取得的宝贵成果。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是湖南人典型的性格特征。《花猪司令》通过五场戏情节曲折、节奏明快、风趣幽默的表达中完成了舞台叙述。入戏很快,一开场就抛出问题——花猪卖不出去,乡民们砸在手里了,继续养着猪还要天天继续投资搭吃喝进去。村主任王得喜去城里找销路一直都不回来。戏剧性的情节转变来了,他回来了,说要给猪减肥以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天方夜谭,给猪减肥!朱花花被王得喜骗来减肥,目标是“集体减肥的千把个”,他们“是肚子大、脚杆子粗、走也走不动,气都出不赢”。来到现场听各小组汇报情况,花花听的是减肥人的信息,村民答的是花猪的难题,王得喜在中间躲躲闪闪、欲盖弥彰。这一戏剧性的场面让舞台立马热闹起来,戏演得很抓人。朱花花、王得喜、李翠兰几个主要人物及众村民形象立体地展现在舞台上。露馅了,人家是来给人减肥的,看来这事搞不成了,王主任的算盘打不灵了。编剧在戏剧性上继续做文章,朱花花看到了花猪的商机,决定与村民合作卖猪肉。花花是个宁乡妹子,她一心想凭自己的能力来创业,信心百倍地赶紧杀猪,统统杀掉去优乐商场卖肉,最终却落得失败而归。戏又落下去了,从戏剧性手法和舞台要求上还要再起。不仅没有因失败而沉沦,朱花花立志要把花猪做大做强。她说:“我姓朱名花,连起来念是朱花花倒起来念是花花猪,我朱花花天生就是要养花猪!”“这个猪司令,我当定了!”在接下来的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中,一波三折的建立保种场、男友误解、二人闹分离、猪瘟来袭、虚惊一场,戏在突变转折、起伏跳跃中推进。这体现出剧作者长期扎根在花鼓戏的文化环境中的素养。文本创作上的娴熟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情节设计为《花猪司令》剧种特色的表现提供了基础和空间。
对于新剧目来讲,我们要求内容充实,思想上有新发现,同时也十分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剧种风格的发扬。长沙花鼓戏《花猪司令》从创作之初就重视突出剧种特色,发挥花鼓戏喜剧风格,舞台风格节奏明快、清新活泼、热情奔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南人不怕辣。湖南的戏曲艺术也是在地域水土和人的共同孕育下诞生成长的。该剧从人物性格、唱腔音乐、表演身段,乃至剧情走向、唱词念白、舞台节奏,都有着“不怕辣”、霸得蛮的风格。笔者认为遵循艺术规律创作是艺术的法则,而按照剧种艺术的规律来展开创作对于戏曲剧目来说十分重要。这部戏最浓郁的长沙花鼓戏韵味就是大段的唱腔,此起彼伏,不仅抒情还有叙事,嗓子好能歌善舞是花鼓戏演员的特长,善于用唱腔推进故事、用唱腔对话,是该剧种的特点。将长沙方言、语音突出表现在舞台上,尤其通过丰富的民歌小调运用在现代戏剧目中,舞台就自然而然地丰富起来,充满了湘土意蕴。如“收不得场”“了不得难咧”“何势搞”“么子”“晓得咯”“哒”“噻”“好啰”等在戏里丰富着舞台的语言、音乐色彩和人物个性。同时,《花猪司令》还积极探索契合当下青年审美的舞台表达,融入年轻、时尚的元素和风格。音乐以花鼓戏小调为主,配器采用电子声乐与民乐现场演奏相结合;表演上融入长沙方言RAP、毛利战舞,还将游戏环节采用二次元cosplay呈现在舞台上。包括演员的演唱和表演都绝非套用传统戏来生硬演绎,是真切地展现剧情、人物、情境的真实表现与表达。舞台呈现的方方面面包括舞美设计等均有着自身理念,难以面面俱到进行分析,二度呈现的丰富与风格不一而足。
长沙花鼓戏《花猪司令》挖掘地域题材,视角独特地展现民族企业从困境中艰苦卓绝地奋斗强大的艰辛历程及顽强拼搏“霸得蛮”的精神。具体的事件和视点落在花猪司令朱花花身上很独特,在矛盾、困难、冲突的表现上还可以再加强或延宕,舞台上的整体节奏在紧凑明快中是否还可以从容舒缓、疏密有间地形成对比,如若能将突破困境与解决危机中个体的力量进一步突出、戏的配合进一步紧密、恰切,这部现代戏无论艺术呈现还是思想表达都会更上一层楼。这是我们大家共同期待的美好愿景。
(作者系福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评论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