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港少年好诗意,诗词TALK秀才气。近日,“诗说心语·深港青少年诗词TALK”香港校区海选在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保良局方王锦全小学成功举行,4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初赛!
“诗说心语·深港青少年诗词TALK”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青团深圳市南山区委员会共同主办,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深圳市爱诗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是“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第二季)”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面向南山区和香港青少年,要求参赛者以诗词为线索,娓娓道出人与诗的邂逅相遇以及诗对人的触动与启发,或者借由诗引出发生在生活中或有趣或感人或难忘的故事等,围绕诗词畅所欲言,自由发挥,言之有物即可。活动分海选、初赛、网络投票、决赛暨颁奖典礼等环节,以诗词TALK的创新形式引导深港两地青少年活用古诗词,旨在推动深港两地青少年文化交流,引领两地青少年在诗词中含英咀华、启迪智慧,为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
本次海选邀请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南科大致仁书院导师、华东交大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爱诗家创始人刘建彪,爱诗家联合创始人杨婷姻担任评委。
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有5名学生参加选拔,每位选手都精神饱满、信心十足,他们轮番上台,尽情讲述着古诗词对自我的激励或对生活的启示及影响等,有的深情激扬、妙语连珠,有的淡定自若、如倾如诉。
梁晓静
“问世间,愁为何物?曹植告诉我,愁之为物,惟惚惟恍,不召自来,推之弗往。杜牧又告诉我,聚散竟无形,回肠自成结。诗人对‘愁’的描写多不胜数,可我始终不懂。直到有一天读到辛弃疾笔下的这首词,我才颇有共鸣,深有感悟。”梁晓静同学文采斐然的开篇吸引了评委的注意,她接着从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对“愁”的体会引出个人之“愁。晓静同学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她全神投入地讲述了自己在逐梦路上的种种愁——害怕学业不够突出,辜负父母的期望,将来考不上医科,追不上时代的步伐,每每愁到嘴边却欲言又止,恰如辛弃疾所言“欲说还休”。“人生漫漫长路,难免有愁,我们更应活在当下,如辛弃疾般紧守少年时代的壮志热血,对所爱之事灌注热诚,这样才不负青春,不留遗憾。”从诗中之愁联系到梦想之愁转而升华主旨,晓静同学的一席精彩讲演使其赢得了全场最高分。
李想
李想同学前面用较大篇幅讲述了自己攀登武夷山大王峰的故事,让人乍一听,似乎与诗无关,脱离主题,实则是匠心独运。她极力描述着自己内心的纠结:是宁愿错失美景也要选择轻松路线,还是为了饱览群峰壮丽而选择艰难路线?正当犹豫不决之时,清代诗人鄭燮的《竹石》突然浮现于脑海,给予李想同学莫大的鼓舞。于是,她迎难而上,终于在山顶领略了一番无与伦比的景色。从此,李想同学告诫自己,面对困难,要像诗中竹子那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李想同学声情并茂地阐释着《竹石》一诗为自己人生铺垫了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精神底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李卓轩
李卓轩同学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他开门见山,直指心中最爱的诗词——李白《行路难·其一》,并结合诗词背景、内容及诗人人生遭遇,讲述了自己多次参加朗诵比赛却屡屡名落孙山、未曾获奖而心生放弃念头的沮丧经历,以及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击中心灵而奋发向上、终获冠军的励志故事。“风华正茂的李白看见仕途的困难重重也没有放弃,何况我们?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李卓轩同学演讲主题突出,节奏适中,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
来自保良局方王锦全小学的7名同学陆续上台展示,他们表达清晰,各有体会。李映澄同学从《游子吟》中读懂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的深沉母爱;江柏谦同学受《明日歌》影响克服了自己的拖延症;赵嘉怡同学则抛出疑问,设置悬念,穿插入对《游子吟》的解析,层层递进,将平凡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讲解得深入人心。
胡乐怡同学和大家分享了《游子吟》,浅白易懂的寥寥几句诗却引发了乐怡同学的至深感悟与用心实践。她细细描摹着母亲对她关怀入微的场景,也轻轻道出自己在《游子吟》诗的启发之下如何照顾生病的妈妈。“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巢里,心里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您的怀里。让我化作荷叶,为您遮风挡雨!”乐怡同学的情感充沛真挚,表情生动自然,表达细腻感人,赢得了评委的一致点赞。
评委刘建彪老师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认真点评,并对他们精心准备、熟练讲演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青少年诗词TALK是一种诗词学习的创新方式,与背诗不同,诗词TALK更加注重诗词与生活场景、个人经历、人生体会等结合,是古典诗词学以致用的体现,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演讲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供图: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