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旅游 | 上虞:向心而生,与美同行

2023-08-20 13:57 来源: 文旅中国

这是一座“青春之城”,“尚志、尚贤、尚创、尚乐、尚居、尚治”六大工程塑造起近悦远来、充满活力的城市气质;这是一座“孝德之城”,孝德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不息;这是一座“文化之城”,拥有虞舜故乡、英台故里、瓷源之地、浙东唐诗之路等众多文化节点和厚重的历史底蕴。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来,上虞以打造优质均衡的公共文化塑造美好生活,以润心铸魂涵育丰沃文艺土壤;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全力打造新时代的文化高地。

天香书院外景富

学起来动起来 公共文化服务点亮美好生活

夏夜,走进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闰土嘉和园小区,青少年科普之家、老年晨间锻炼点、红色历史文化长廊、乒乓球活动室等一处处公共文化设施掩映在小区的绿树浓荫间。不少老人闲坐于孝德亭、和谐亭中谈闲话家常。不远处,三两个孩子聚集在晚间锻炼点上,一会儿互相嬉戏玩耍,一会儿使用锻炼设施锻炼身体。大家都在这里享受着晚饭前的轻闲、快乐时光。这是该社区结合一社一品,推进和美社区创建的一部分,也是其打造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中深受居民青睐的一个文化活动驻点。

家门口就有阅读室、音乐馆、武术馆、书画室、戏迷角,在上虞,以家为圆心,“15分钟”内靠着步行就能点亮生活中的“小确幸”,全区范围内均衡分布的163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正成为百姓幸福生活中的“甜甜圈”;闲置的园林管理用房华丽变身成老城区半山脚下的天香楼书院,第一个落户在医院内的“城市书房”——上虞人民医院“1941书吧”让患者及家属随时享受触手可及的阅读乐趣,为不断满足市民对文化追求的个性化和便利化,一个个近在眼前的文化阵地让阅读变成“悦读”;如果想在工作之外再学点书画、舞蹈等文艺特长,区内的文化馆、文化站还有各种各样的艺术类培训课程和活动,能有效满足各类人群的“充电”需求……到今年底,上虞将打造更多更具辨识度的新型文化空间,推动图书分馆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100%,文化驿站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80%,支持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实施“微更新”改造,嵌入式打造阅读空间、才艺舞台、文化展厅,从而实现每万人拥有标准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4200平方米。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上虞区掀起了各类文化文艺活动的新高潮:举办“阳光文化”演出151场、文艺赋美演出140场、百戏下乡演出65场、文化走亲8场、非遗特色活动8场,送电影下乡3200场,送书下乡2万册……进入暑期后,即将开启的亚运盛宴让这座“青春之城”愈发活力四射,各类文体活动燃爆了整个夏天:上虞博物馆、瓷源小镇成为各类研学游课程的热门打卡地,节假日不时预约“满额”;夜幕降临后,一场场电影、戏剧汇演走进凉风习习的文化礼堂。

以文促旅,上虞不甘“坐等”。就在这个夏天,越剧现代戏《祝家庄里的年轻人》和名为“青春之城 上虞风华”的文化和旅游主题摄影展走出家门,远赴北京中央歌剧院同时上演和展出,充分展现了上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青春之城的现代化建设成就。

瓷源文化小镇

守护文化财富 非遗牵手乡村振兴逐梦共富

上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以其蕴含的艺术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承载着上虞深厚的文化,如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竹刻(雕)、剪纸等,均凝练了当地人民几千年来的生产经验、生活智慧、俗尚风情、信仰体系、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念,对上虞的经济文化发展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形成了青瓷、茶叶、制伞、豆制品等非遗特色产业。

今年4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由上虞区推荐申报的“越窑青瓷”省级非遗工坊入选该名单。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经组织推荐和自主申报,上虞区文广旅游局相继正式公布了首批和第二批区级非遗工坊名单,“崧厦工艺伞”非遗工坊、“上虞特色豆制品”非遗工坊、“茶叶炒制”非遗工坊、“女儿红”非遗工坊等13家非遗工坊,因其在开展项目生产实践、研学培训、吸纳就业、促进增收、融入旅游等方面所发挥的示范作用,被列入名单。

今年以来,当地的非遗保护工作在一场场活动中高潮迭起:绍兴有戏—非遗兴乡大巡游(上虞站)、庆祝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第六届“孝涌诗路”讲故事比赛、“至虞至乐·非遗市集”、“非遗来也”品牌系列活动……在全方位展陈丰富多彩的非遗的同时,上虞还在今年入选了省文旅厅的“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名单,并启动了全域性非遗社会效益调查,以全面、客观的调研,了解社会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接受度以及非遗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为今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提供佐证与方向。

紧盯重大项目文旅“微改精提”蓄力金九银十

加大抓项目扩投资力度,促使文化和旅游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孝德文化小镇、瓷源文化小镇、皂李湖、大东山等全域旅游功能集聚区以及上虞书城、卧龙万豪酒店等大项目有序推进,曹娥江水陆联动黄金带串起上虞的真山真水真风雅,上半年以来,全区入库文旅项目19个,总投资12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亿元,已完成投资21.33亿元,项目完成率83.94%;持续推进上虞区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以绣花功夫塑造全域大花园大景区,随处彰显“体验更精致、设施更精良、景观更精美、服务更精心、运营更精细”的旅游服务细节与品质,1—6月,在建“微改精提”系统库项目180个,计划总投资5.1亿元,已完成投资3.2亿元,完成率达76.9%;“虞舜十碗”特色美食、“山居岭南”精品民宿、“上虞尚品”特色文创、“上虞有戏”文化演艺、“青春市集”文旅市集五大品牌打响声势,创新推进文旅产业升级。

里直街改造后

里直街开街仪式

满满烟火气,浓浓文艺范。暑期之后旅游市场将进入到“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加上亚运的助力,上虞将持续发力,推进中华孝德园、东山景区、覆卮山景区等核心景区开发,打造一批可听、可观、可游的“爆点”项目;延展文旅消费的时间和空间,推动“文化场馆旅游化”,持续打响虞博奇妙夜、“悦读·越青春”特色品牌,将文旅消费嵌入到社区、商圈、交通站点等各类场所;紧盯“夜经济”,推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培育各类文化雅集、文旅市集,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和打造各类乡村创意活动,继续积极开发研学、非遗、文创类等文旅产品,拉长以“四季仙果”为龙头的绿色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随着众多公共文化服务站点的建成和投用,上虞的群众文化生活和文旅市场正呈现多元发展、多业并举、多点开花的新局面。

责编: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