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市涠洲岛附近的小灯塔
依偎在南中国海怀中的北部湾物产丰饶,美景天成。
从空中看,广西的钦州、北海、防城港,广东的湛江,海南的海口、儋州,越南的东北部海滨,共同形成一枚硕大而湛蓝的扇贝——头部在北海市,背靠中国大陆西南,面向东盟各国。
一湾碧水,一湾故事。当地人说,北部湾是鱼笼,一个小口进出,但“肚子”很大,可以装下很多很多鱼。确实,每年的开海节,千帆竞发的景象特别令人激动,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海鲜,总是搅动无数游客的味蕾。
事实上,除了海鲜,还有声名远播的珍珠。古时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说法,南珠就是合浦珍珠,它以马氏珠母贝产出,颗粒大、圆润、光彩迷人,曾是历代朝贡之品。合浦珍珠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珠还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后汉书·循吏传·孟尝》中有:“(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此外,苏轼作《移合浦郭功甫见寄》云:“君恩浩荡似阳春,合浦何如在海滨。莫趁明珠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除了感叹吹海风的惬意,也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采珠人的艰辛。
始设于西汉的合浦郡郡治,就在今广西北海市辖合浦县。史料记载,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设郡之初,已有近8万人,其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在合浦县,古汉墓有上万座之多,分布于方圆6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汉代厚葬盛行,南来的官吏、将领及移民等,死后葬于合浦的,不少带有丰富的陪葬品。近年出土的文物有铜凤灯、铜屋、珍珠、玛瑙、琥珀及陶屋、陶瓷等。这些文物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文化艺术、政治、经济以及对外交流,提供了实物史料。
如今,依托合浦的汉墓群建成了考古遗址公园。网红博物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汉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2021年,合浦汉墓群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目前,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广西北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合浦汉墓群遗址,还有一条重量级的老街——珠海路,以及一系列近代建筑和遗址。北海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曾是云、贵、川、桂、湘、鄂等省与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
珠海路是一条有200多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21年,初建时称为升平街,只有200米长、4米宽。随着社会发展,这条老街现已成为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都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的商业老街。19世纪末,受西方卷柱式建筑影响,珠海路的建筑除了有北海的地域特色和岭南建筑特点,还吸收了西方建筑的艺术元素。前店后居的建筑格局、中顶铺、拖笼门、西式女儿墙装饰,别具一格,韵味十足。老街的骑楼、厚重的方形柱子颇有古罗马建筑风格。骑楼走廊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
在北部湾畔,北海、钦州、防城港3座城市简称“钦北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历史上,钦北防的辖区穿插交错,分分合合,隶属关系也多有变化。1983年,恢复北海市地级市建制;1993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市;1994年,设立地级钦州市。近些年,广西推动南宁和“钦北防”一体化建设,构建“南北钦防”经济区。在国家层面,则提出打造北部湾城市群,涵盖粤、桂、琼的多个城市,旨在布局新的增长极。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这些城市群的联系纽带始终是一湾海水。在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海洋和海滨也是各沿海城市最丰富、最吸引人的旅游资源。比如,钦州三娘湾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北海涠洲岛的“巨无霸”布氏鲸、防城港京族三岛人的哈节,还有银滩和金滩的日出日落、京族渔猎、怪石滩等,每一样都引客如潮。
洁白的浪花、碧蓝的海水、五彩的风帆,在烟波浩渺的北部湾,仿佛所有美好都会在下一秒发生,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