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郭流。乐山市市中区古称“嘉州”,有着“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其城市的核心地段,一直以来都是游客打卡、旅游消费、市民休闲的热门区域。
乐山市市中区上中顺特色街区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乐山大佛隔江相望,主要由上河、中河、顺城 3 条街道组成,集中保留了嘉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建筑风貌、传统美食和各色业态,是乐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示名单,其中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上中顺特色街区入选!
融汇特色,打造“景城一体”发展样本
上中顺以老巷历史文化为底色,以文化古迹“龙神祠”为轴心,是乐山历史文脉传承的集中体现。这里汇聚交融古嘉州的“山脉、水脉、文脉”,将乐山大佛和嘉州古城有机串联,形成了全球屈指可数的“景城一体”发展样本。
为了让游客可以在此品味独属于乐山历史文化名城的韵味,感受到最地道的乐山味道,体验最纯粹的乐山生活。前期街区在文化打造中,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历史古迹。在历史古迹的基础上还原了旧时生活情景,丰富了街区文化内涵。嘉州古城城墙多用周边丹岩红砂石筑成,体现了“城堤合一”,从古城制高点高标山上东西蜿蜒而下,形如凤凰展翅分别延伸至岷江和大渡河岸,因而又别称“红石城”“江城”和“凤城”。它记录着乐山兴衰革废的变迁、治水的功绩和抵御外敌保护民众的历史。古韵满满的老街与复古元素的店面招牌、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等潮流元素相结合,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多元发展,突出“乐山味道”文旅体验
在多元业态发展方面,上中顺街区融合了怀旧文化和时尚新潮,构建起美食、非遗、潮流、民宿、剧院等特色业态为一体的有机“生态圈”,尤以非遗文化展示和特色美食最为知名,被誉为“颜值诗意+灵魂有趣”的文旅商业街区。坚守传统的居民有滋有味活色生香,五湖四海的青年经营着关于理想的铺坊。游客们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下既能品尝跷脚牛肉、钵钵鸡、甜皮鸭等特色非遗美食,在非遗体验馆感受嘉州传统文化风貌,还能在“沉浸式城市体验中心”营造的时空场景中,体验富有层次、意味隽永的乐山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街区的特色文化体验活动之一:“乐山味道”沉浸式演艺,采用5G、AR、全息等新科技,创造国内首个文化体验与消费深度融合的场景,作为川渝唯一案例入选国务院参事室主编的《新基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目前,街区有文化、购物、餐饮、娱乐等商铺164家,文旅业态比例达 60%以上。
科学规划,将“宠游客”模式进行到底
街区坚持科学规划,营造主客共享服务高效街区。通过“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专业运营、主客共享”模式,与原住民共建共享。出台《上中顺街区总体规划》《嘉州古城保护办法》,给予政策支撑。《嘉州古城保护办法》规定,在嘉州古城范围内,不得新建高层建筑。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应当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容积率,其布局、高度不得影响嘉州古城的视线通廊,形态、色彩等应当与嘉州古城整体风貌相协调。这样一来,极大程度地将乐山独一无二的“山、水、佛、城”城市山水格局与天际轮廓线被摆在首要位置纳入保护范围。
街区共有8个出入口,1000余个停车位,10条公交路线可达。安全应急管理规范,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完备、标识醒目。每逢假日,机关单位、商家住户免费开放停车位,设置“心连心”服务岗,“宠游客”模式多次被央视等媒体报道。
长期以来,上中顺特色街区的老街和居民们唇齿相依,和谐共生,在传统与发展中演绎出新的故事,呈现了一个具有乐山城市记忆的“城市会客厅”,不仅是“成渝潮流新地标”,还是十分具有“国际范”的嘉州网红打卡地。
(文中视频、图片均由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上中顺特色街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