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潜行》:港片的突破和坚守

2023-12-29 10:05 来源: 文旅中国

提到港片,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有武侠、喜剧,还有经典的警匪电影。尤其是警匪片,作为港片的一大支柱,一直为影迷津津乐道。这一类型影片不乏经典之作,展现的是警察与罪犯的斗智斗勇、正义战胜邪恶的永恒主题。时代变迁,当观众的审美期待和市场需求都在发生变化的今天,港产警匪片如何突破创新?

12月29日,犯罪动作电影《潜行》全国公映,成为进军贺岁档的诸多影片之一。令观众惊喜的是,该片延续了港片经典的警匪卧底题材,也是刘德华在2007年出演《门徒》之后,时隔16年再度在大银幕上饰演大反派。片中,由他饰演的律师林阵安表面斯文儒雅,不动声色间就将数吨毒品在暗网销售一空,波澜不惊中就将敌手悉数消灭,尽显张狂本性。而由彭于晏饰演的网络毒品调查科警司方兴,作为新时代的警察代表,线下围追堵截、线上暗网攻防,一明一暗的搏斗激烈上演。

突破:拍不一样的警匪故事

警察与匪徒,好人与坏人的形象设定,是观众在以往港产警匪片中最为熟悉的,两者之间的搏斗与追逐,也逃离不开枪战、动作等情节。拍出新意,是观众最为期待的。而《潜行》的新意即在“线上”与“线下”同时呈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影片在呈现警匪类型片的经典元素之外,结合当下科技,让故事关照现实,将贩毒及扫毒的战场转移到了黑暗而危险的网络世界,揭开了毒贩利用暗网进行直播贩毒的过程。掌握互联网技术的新一代缉毒警察一方面在没有硝烟的网络战场上与罪犯展开信息技术战,一方面在真实世界中与犯罪分子近身格斗,需要同时具备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充分的网络技术储备,影片塑造了与“传统”不一样的警察和匪徒形象。

谈到最初接到剧本时的感受,曾饰演过颇多警察形象的彭于晏告诉记者,感觉“很不一样”,因为之前的角色“都在前线作战,和罪犯直接对质,而这个角色更多是面对虚拟网络”。让彭于晏感触更为深刻的是,剧本不仅描写了他作为新一代熟悉网络技术的年轻警司,还塑造了如任达华、林雪所饰演的“老派”警察形象,面对新型网络犯罪,不同代际的警察有着不同的打法,但是对正义的坚守确是同样的。


电影《潜行》剧照

回顾过往,彭于晏表示,这次电影《潜行》是自己与刘德华的第三次合作,但是直到这一次,两人之间才有了真正深入的对手戏。彭于晏直言,面对刘德华压力很大,尤其是在拍摄过程中,刘德华作为经验老道的演员表现十分投入,甚至无需过多台词,只需要一个眼神,戏就做足了。“拍摄的过程和过去也不太一样,演员们都是在创作中去拍完一个个场景。”彭于晏说,无论是动作戏还是文戏,很多拍摄都是在演员彼此之间的交流中完成的,“编剧将故事写得很精彩,导演拍摄中有自己的想法,而每个演员又会将自己对剧本的理解融入进去。大家相互交流,把想法交织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和谐好听的音乐,完成电影拍摄,这是这部影片很特别的地方。”

坚守:为香港电影拼下去

曾塑造了无数经典银幕形象的刘德华,对于选角一直苛刻,也善于挑战自我。这次,他颠覆大众平日里对毒枭粗犷、暴戾的印象,将狠辣隐藏在精致儒雅的外表之下,举手投足间自带强大气场。业内人士评价此次刘德华饰演的毒枭“斯文而癫狂,情感上又很脆弱”。从《无间道》到《门徒》,再到《潜行》,刘德华饰演的反派,每一次都不尽相同。

这一次,刘德华还担任了影片的监制,不仅从剧本创作阶段开始就深度参与,同时也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与主创团队交流。彭于晏形容刘德华很“拼”,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监制,刘德华对自己还是对影片要求都很严格。“他忙于和导演沟通,和演员对戏,在片场甚至很难看到他坐下休息。”彭于晏说。

实际上,当下的电影市场和观众对影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部电影也在面对着市场更严苛的考验。能否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引发观众共鸣和情绪共振,是判断一部电影优劣的真正标准,对港片来说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何香港电影人依然在为港产电影创作而坚守的原因。无论是对正宗港片风格的坚守,还是对港片题材和主题的突破,《潜行》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刘德华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仍在为港片的发展倾注一腔热血,相信高质量港片还会迎来新的市场和受众。对香港电影颇有研究的影评人魏君子在观看《潜行》后表示,港式警匪片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火爆街头,到了《无间道》开始“武戏文拍”,无论反派还是警察都是西装革履,这种趋势发展到眼下这部《潜行》可谓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港式警匪片即便放眼全球,都有它非常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类型意义。”

(图片来自受访者)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