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宜宾作为成渝经济圈重要城市,地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是川南地区旅游资源集聚地。为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宜宾市举以推进蜀南竹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以创促建助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度假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提升美好体验
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是指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度假中各种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设施的总称,是建设旅游度假区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度假区所有地上和地下开发建设的设施,如度假区域范围内的供水系统、排污系统、供气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道路、通信网络和许多旅游度假商业设施。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旅游度假的发展日趋完善和多样化。同时,各种服务设施的增加会进一步推动旅游度假区的品质提升,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宜宾市先后投入30亿元推动度假区创建。新建竹海高速路口至度假区连接线12公里,破除高速与景区之间“阻隔”,实现快进漫游。新建了被称为最美游步道的永江村景观游步道等慢道体系。新建(改建)22个3A旅游厕所,游客休憩设施。对连接线沿线民房进行风貌改造。开通观光车,完成观光车站点建设,全覆盖度假区各组团,为游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完成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建设,为游客提供购票、咨询、投诉、讲解、医疗、观光车乘车、导游等综合性旅游服务。开通宜宾五粮液机场、宜宾市高铁西站、长宁高铁直达蜀南竹海专线,游客可直接换乘专线汽车抵达蜀南竹海,切实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为度假区游客中心
增强酒店民宿文化品质,全面提档升级
旅游度假区中酒店民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酒店民宿既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和特色饮食服务,还能够为游客进行文化体验和旅游项目的提供,其与游客旅游度假休闲的整体体验息息相关,随着休闲旅游度假的盛行和酒店民宿的发展,目前,酒店民宿已成为旅游度假中具有明显特色的旅游文化。
宜宾蜀南竹海推动核心度假酒店建设,引进高品质度假酒店浮生闲禅驿精品民宿入驻永江村,完成蜀南竹海君悦山庄项目(一期)建设,拥有五星级酒店——竹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是一处集度假、会议、休闲、温泉为一体的旅游区;及时对世外桃源度假酒店进行升级改造,改善客房、会议室,提升会议服务质量和接待品质,丰富酒店业态和夜间消费项目。建设一批主题酒店。以竹安隐所、叠翠别苑、竹海印象等为代表的竹文化主题精品酒店,为游客提供管家式服务,提供夜晚休闲项目,设置秋千、游戏机、桌球、茶吧、泳池等免费的功能区,增设歌手夜间驻唱、夜间烧烤等特色服务,满足老少中青等不同年龄段人的需求。推动民宿升级改造。以提高游客舒适感、满意度为目标,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推动民宿向主题差异化。出台《“两海”示范区促进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试行)》,鼓励度假区村民利用自有房屋、农家乐升级改造为精品民宿。据了解,目前度假区住宿设施档次种类多样,拥有各类住宿接待设施119家,客房总数6726间。力争到2023年底前,完成100家民宿升级改造,增加高中档床位2000余个,打造一批以“田园”“生态”“乡愁”“汤池”“竹文化”等为主题的特色民宿。
图为世外桃源度假酒店
不断丰富度假产品,体验多彩人生
度假氛围的营造也是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内容。度假氛围如何营造,就是产品,就是细节,就是服务。不能把度假区看成是大型房地产项目的配套工程。衡量度假的重要指标,就是要有一定规模的外来过夜游客。度假区不是依靠门票收入,而是要以外来度假客的酒店和度假活动消费为主。
宜宾蜀南竹海打造全新主题温泉,以“康养休闲”为特色,在三江湖建设占地5000平米的神汤温泉水疗康体中心,有30万平米湖面的水上游艇俱乐部和水上高尔夫练习场;发挥“温泉+”效应,打响度假区“康养休闲”旅游名片。打造户外运动旅游度假区。完成竹尖漫步项目建设,开放儿童无动力乐园、蜘蛛车、汽车露营等度假产品。推进中华大熊猫苑、花溪十三桥户外运动村等度假体验项目建设,构建多层次游乐产品体系。打造高端休闲型度假旅游产品。搭建帐篷营地,完成房车营地建设并对外开放;在永江村、新游客中心投放共享汽车供游客体验。提供丰富多彩的餐饮与购物体验。目前,永江村稻田餐厅、花溪十三桥熊猫餐厅项目、观云台文创商店已建设完成并对外运营。
图为永江村稻田咖啡
特色活动亮点纷呈,主客共享美好生活
中国旅游如今从观光迈向休闲,原有的旅行社、酒店、景区的封闭世界正被打破。旅游度假区不仅是旅游观光地,更是旅游休闲目的地,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拥有休闲度假资源,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游客分享当地生活,当地居民通过旅游来提升生活品质。宜宾蜀南竹海正在营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
宜宾蜀南竹海以赛事促产业升级。举办蜀南竹海国际马拉松节、花溪国际帐篷节、竹海国际热气球节、竹海春节民俗文化节、熊猫美食节、美丽熊猫春笋节、竹海龙舟节等大型赛事,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休闲体验产品留游客过夜。策划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康体疗养、夜游和演艺活动等五大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30余项。在宜宾蜀南竹海的绿道上,每到周末,当地居民会跟游客共同跑步、散步、骑行、欣赏沿途风光,令主客共同心旷神怡。在万岭、万里街区等增设夜宵摊区、布局竹笛、古筝等小型演艺节目等。在蜀南竹海观海楼增设小剧场地方特色节目,如川剧变脸、评书等,并提供茶艺服务。非遗展示激发文化活力。邀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安竹簧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钟国富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展示竹簧雕刻工艺,推出非遗传承教学,蜀南竹海博物馆内的历史馆,展示竹文化与僰人文化、芦笙文化的深度融合。在花溪十三桥展示竹摄影大赛作品和非遗作品展示。
图为竹簧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钟国富为游客展示竹簧雕刻工艺
宜宾市以蜀南竹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推动传统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型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度假区“软”“硬”环境提档升级,特色街区、高端精品民宿、小镇夜经济、暖心亲子游等一系列新经济和新业态,为蜀南竹海增添更多丰富元素,让游客住得舒心、吃得放心、游得开心。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局局长陶兴林介绍:蜀南竹海度假区游客平均停留时长超过48小时以上,度假区特有的竹文化、竹产品正在被更多游客了解和喜爱,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图为蜀南竹海度假区仙境云海
(图片由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提供)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