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灯就是年。”“非常震撼,现场科技感十足。包括主题灯组也比较多。灯一亮,特别有新春的氛围感。”“这也太梦幻了,瞬间被惊艳。”......2月2日至3月9日,由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协办、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自贡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自贡市鹭燊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自贡市传奇灯彩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张灯结彩过龙年’2024甲辰新春灯彩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这场以四川省自贡市国家级代表非遗项目“自贡灯会”为主题的活动,不仅展现了璀璨的灯彩艺术,更是一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致敬。此次活动灯彩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新春龙年、山海经主题、自贡恐龙主题、创意灯彩以及创意仿真动物等,为观众在龙年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自贡灯彩历史悠久,早在唐宋年间就有新年燃灯、元宵节前后张灯结彩的习俗。特别是自清中叶以来,自贡的“狮灯场市”“灯竿节”“提灯会”“瞒天过海”“牛儿灯会”等传统民俗活动相沿不辍,显示出浓郁的地方风情。自贡灯彩主要包括工艺灯、座灯、组灯等几种,其中以组灯最具特色,多表现优秀民间传统、古典名著、神话故事等题材内容,具有大型、群体、联动的特点。自贡灯彩用料独特,瓷器餐具、玻璃瓶、蚕茧、细竹篾、扎染、丝绸等均可用为制作灯彩的原材料。如今自贡灯会将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制成的灯彩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面貌。2008年,自贡灯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夜幕降临,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场馆内外,数十个种类上百种灯笼点亮之后璀璨夺目,令人仿佛掉入了一个奇幻斑斓的彩灯世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品与征集部副主任及活动负责人蒋名未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灯彩展,以灯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牵引,以传统技艺和前沿科技为手段,打造独具特色的新春彩灯游览氛围。同时,我们致力于活化消费形式,增强游览新体验,让观众在欣赏美丽灯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灯彩展现场,观众们纷纷驻足欣赏,赞叹不已。非遗传承人也亲临现场,与观众分享自贡彩灯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技艺。现场,来自自贡的彩灯工匠们向观众介绍着一盏盏精美绝伦的彩灯。他们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自贡彩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科技赋能,自贡彩灯已突破原有的传统单一游览以及互动方式,创新迭代为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场景,打造场景塑造与体验需求‘双触达’的效果,目前取得了在国内外同行业领先的优势。”自贡市鹭燊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可说,每一盏彩灯都经过多道工序的打磨,包含非遗工艺匠人匠心,将灯会的传统年味、国潮文化、未来科技完美融合。李可认为,此次活动可以让更多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彩灯年俗,感受地方非遗活态传承。
蒋名未表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去年也曾办过花灯展,而今年,大型花灯的数量有所增加,技术含量也较去年更胜一筹。此次灯彩展是他们再一次大胆尝试,旨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同时,我们也希望打造出品牌,通过这样的活动,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
“灯彩会参观路线贯穿室内室外,观众既可以在室外欣赏大型灯彩装置,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也可以在室内感受到冬日里的浓浓春意,还有机会体验和购买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非遗文创产品,为自己的游览之行留下难忘的记忆。”蒋名未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灯彩展在彩灯制作上还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李可强调:“我们关注环保,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灯彩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力求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此外,为了确保观众的安全和舒适度,活动方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增加了服务人员,特别在新春期间的夜场,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安心观展。
小小的灯笼承载着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一定不是通过一两次节庆展示,或短平快的新媒体传播而得以延续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建成这样一个数据库,未来你可以在网上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式纹样,既可以挑选大众喜闻乐见的图案,也可以定制独一无二的专属灯具、灯笼,或者将这些元素应用到其他的家居用品之上,使得这些中国元素能够真正得以日常化。”李可表示,数据库中大量的中国元素也可以造福于更多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开发者。
“‘张灯结彩过龙年’2024甲辰新春灯彩展”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蒋名未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非遗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非遗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片由刘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