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晚,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精心打造、国家二级演员杜永真领衔主演的豫剧《秦雪梅》登上郑州大剧院“新春演出季”的舞台,这版由青年人全新解读的经典作品,以青春阵容和现代审美的舞台呈现,展示了传统豫剧艺术的魅力与活力。
《秦雪梅》讲述了秦雪梅与商林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该剧自1943年首演以来,由豫剧大师阎立品亲自从剧本、唱腔、化妆到表演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加工提高,把一个抱着灵牌守寡的秦雪梅,改编成反抗门第观婚姻、对爱情忠贞不移的受迫害者,反封建的主题更加鲜明。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是豫剧“阎派”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之一,受到业界和观众一致欢迎,许多剧团和剧种纷纷排演,在80多年的演出传承中,带出许多新秀,曾开出多朵梅花(奖)。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作为豫剧院团的佼佼者,是一个高学历、年轻化的专业院团,在豫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在传统剧目“老戏新演”上持续发力,获得大批“粉丝”,频频掀起关于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火爆“出圈”的热烈讨论。
此次复排《秦雪梅》,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关效宇策划,青年导演苏东伟担任复排导演,以阎立品先生1984年演出的《秦雪梅》为蓝本,主演杜永真亲自对剧本进行了大胆改编,演出时长从近三小时压缩为二小时,使故事更紧凑,更适应现代审美节奏。唱腔方面追求“阎派”的原汁原味,服化道和舞美在遵循流派经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演出阵容上,豫剧“阎派”再传弟子杜永真饰演秦雪梅,优秀青年演员杨军峰、王顺、王藜汇、吕军帅、方静楠、常淑芳以及陈建国、朱熙、张世旭等青年演奏员共同参与创作演出,在表演和声腔方面,既遵循豫剧流派传统也做到了传承与创新。
当晚的演出票早早售罄,大剧院座无虚席,观众们热情高涨,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还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购票观看,他们表示,通过观赏《秦雪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豫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随后召开的剧目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对青年团版豫剧《秦雪梅》予以充分肯定,认为青年团建团十年来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地位来之不易,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战略眼光和对艺术事业的高度负责。青年团重视青年人的培养,注重豫剧流派艺术的传承创新,并积极培育演出市场,造就了一代新人的艺术地位。这次复排《秦雪梅》实行商业化演出模式,演出现场的火爆场面以及掌声和叫好声,说明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可喜可贺!
专家们认为,该剧的领衔主演杜永真在《秦雪梅》“观文”一折中的表演情深意长,与“哭灵”一折中哭得撕心裂肺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表演上抓住了人物的形象种子,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基调,成功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爱情忠贞、知书达理又敢于反抗的闺阁少女形象,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整场演出虽然只有七个演员,但个个出彩,演员杨军峰、王顺、王藜汇、吕军帅、方静楠、常淑芳等唱做俱佳、情绪饱满、配合默契、满台生辉。
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该剧的文本、舞台呈现等方面都给出了合理化建议,认为杜永真形象好,嗓音条件好,善于思考,愿意在文本研究和人物表演上下功夫,是一个既有天分又勤奋的好演员。希望杜永真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流派艺术,不断精进自己的表演,向更高的顶峰努力攀登,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希望青年团对这部剧目继续打磨,日臻完善,让经典流传下去。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春晓在总结讲话中说:青年团成立十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倾斜,为戏剧事业和青年人搭建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二是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特别是各位专家老师一直的悉心指导;三是始终坚持舞台实践,不断拓展演出市场,加强合作交流,做到了可持续发展。希望青年团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培养出新一代豫剧领军人物。
(小说、孙阿辉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