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张文沛 摄
洪湖是湖北第一大湖泊、全国第七大淡水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洪湖之大,曾让清人洪良品感慨:“极目疑无岸,扁舟去渺然。”有一种说法,洪湖定名源自康熙。《湖北丛书》记载,1663年,康熙来古楚地寻找失踪的顺治帝,见一大湖浩渺如烟,问从者何湖,答曰:尚无湖名。康熙沉吟:此湖乃洪水冲成,便叫洪湖。
洪湖也是一片红色沃土,是人民武装起义重要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重要诞生地。
洪湖岸边的瞿家湾镇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洪湖革命根据地,这里仍完好地保留着39处革命旧址遗迹,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革命旧址群,堪称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平分秋色的9月,鱼米丰收的季节。一次洪湖湿地生态之旅,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是必去的“打卡地”。
清晨,驱车向洪湖市瞿家湾镇而去,两个小时抵达目的地,趁天气还算凉爽,换乘游船在洪湖中破浪。夏秋之交,是游湖的最佳时节。此时的洪湖,湖阔、天高、风轻、水静、荷香、莲甜、鱼肥、鸟欢,举目远眺,湖水浩渺,碧荷接天,渔帆点点。“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的美妙歌声,化为眼前真实的美丽画卷。
登岸进入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十里荷花带、万亩莲藕区、观荷长廊、九曲观荷采莲廊……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绿色的荷叶像撑开的小伞,粉红色的荷花像美丽姑娘的笑脸,“荷花仙子”婀娜多姿、翩翩起舞,汇成一片壮丽的自然景观。全长8公里的九曲观荷采莲廊,置于一片自然莲藕养殖场之中,行走其中,有一种“人在廊中走、如在画中游”的体验。100米长的观荷长廊,集长廊建筑之精华,每块廊匾上都描画有《洪湖赤卫队》的故事情节人物图,一步一景。远处,更有游人乘舟采莲,好一幅江南水乡美景。
不经意间,阵阵枪声、呐喊声响起,原来是景区内的大型红色题材水上实景剧《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开演。“这一仗打得真漂亮,个个像猛虎下山岗。黑夜摸进彭家墩,好比那神兵从天降。”一支“洪湖赤卫队”驾着渔船在芦苇荡里迂回穿梭,与“白匪”斗智斗勇……节目演罢,游客意犹未尽,纷纷与演员合影留念。
红色实景剧的唱词仍在脑海回荡之际,距离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半小时车船行程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瞿家湾镇红军街已在眼前。
这是一条长约700米的明清老街,清末民初建筑而成的木质结构民房,灰墙玄瓦、高垛翘脊,凤点头造型的飞檐伸向长空。门楣上方,悬挂着“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旧址”“中国共产党湘鄂西省第四次代表大会旧址”等牌匾。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内,贺龙同志的住室窄小而简陋,仅有两把木椅、一张旧方桌和一张老式木床,蚊帐和草染碎花布被单打有多个补丁。展厅内赤卫队员当年使用的梭镖、鱼叉林立,土炮、自制手枪、锈迹斑斑的大刀等文物,仿佛把人们带入当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杀敌战场。
徜徉在石板街上,沉吟在旧址的每一处。这里的每一份资料、每一种物件无不是在向人们陈述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离别时,与红军街渐行渐远,远处似乎可见洪湖水汽氤氲。洪湖,这一湖本色是绿色、底色为红色的碧水,永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