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 受访者供图
走进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每个角落都透露着庄严与肃穆。集宁战役在共和国解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第一缕曙光”。如今纪念园以红色为发展核心,在挖掘红色文化的同时拓展红色教育新体验,并开发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满足游客需求,已发展成为独具内蒙古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总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2016年正式开园,以集宁战役纪念馆为主展区,涵盖胜利广场、纪念广场、绥蒙政府纪念广场、将军园、名人园、碑林园、全国红色旅游书屋、青少年科技实验基地等21处烈士纪念设施和参观体验景点,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走进集宁战役纪念馆,纪实图片、珍贵文物,每个红色展厅都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踏着红色的足迹,重温峥嵘岁月。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负责人说:“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依托交通优势和园内21处参观体验景点的巨大体量,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名片,让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故事等红色资源‘活起来’,打响红色集宁旅游品牌,形成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悟红色文化,汲取前行力量。”
随着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吃、住、游、购、学等配套元素相继齐全,纪念园立足全市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地理优势,按照“红色旅游+主题培训”“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互动体验”布局红色旅游线路,串联起全市各旗县的红色景区,把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以红色旅游为核心辐射带动当地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和冰雪旅游协同发展。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在长612米的红色文化长廊里,1200多件珍贵文物、照片、艺术品和5D影视厅等多媒体设施,生动再现了发生在集宁的三次大型战役完整过程和重大意义。游客通过步行的方式重走红色路线,一边参观一边交流,感触颇深。山西游客张斌说:“看着墙壁上一幅幅革命历史图文介绍,深刻感受到战争时代的腥风血雨,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不朽精神,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在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还抓住中国传统节日巧做文章。每逢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建党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早早就着手策划,组织开展“入党入团入队仪式”“同唱国歌、同升国旗”“烈士公祭仪式”等重大活动,专题开展“我和党旗同框”“送红色文化进基层”“红色山城志愿服务”“小小讲解员”等活动。通过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特别的节日,特别的活动。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情系人民群众爱国情怀,不仅传承红色精神,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强大的红色力量。
此外,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还积极同西柏坡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20多个国家一级馆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推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重温发展史 共圆中国梦”“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12个临时展览,自主策划推出“民族自治奠基者——乌兰夫”“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等多个主题展览;同陆军北部战区、朱日和作训基地、乌兰察布军分区、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察布市医专、集宁师范学院等建立思政教学基地。年均接待散客逾35万人次、参观团体700多个,日均客流突破2500人次。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以参观、讲解、培训、研学等多种形式丰富游客体验感,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让红色景区成为游客精神洗礼的神圣之地。在发挥园内优势吸引游客驻足参观的同时,增强与游客互动和情感共鸣。如今,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不仅是红色景区,也成了群众的红色课堂,聆听峥嵘岁月里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