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图书馆跃升两级,获评国家一级馆;县文化馆递升一级,获评省级二级馆;《与人民同行-流动阅览服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案例荣获陕西省‘大地欢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二等奖……”新年伊始,谈到公共文化服务在2023年取得的成绩,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麦芳固然面露喜色、语调欢快,但相对于传统领域内的有限性,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无限空间的拓展更让其兴奋……
蒲城高空鸟瞰图
蒲城古称“重泉”,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时间发出地。自2021年底获得第一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资格以来,蒲城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文化服务“泛在”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拓展文化服务阵地,促进历史文化资源、自然人文、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对于建设“渭北文化中心”、打造区域知名旅游目的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需求引导服务,让文化之花全域绽放
“流动服务车,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书籍、送来了知识,还请来了农业专家。专家上门传授苹果种植管理技术,大家受益匪浅,坚定了苹果种植户发展高产苹果产业的信心。”高阳镇水峪村党支部书记袁建平这样为蒲城县图书馆开展的“与人民同行”流动阅览进基层活动点赞。
“我们按照‘群众点单上门服务’的原则,将‘阅读推广、移动课堂、流动舞台、志愿服务’等服务有机结合,深入乡村举办阅读科技讲座、阅读文艺演出、阅读分享会等,让公共文化服务流动起来,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蒲城县图书馆馆长张金花说,图书馆组建并团结起一支有一定专长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上门送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受到了基层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与人民同行”流动服务进基层送阅读、送科技
“老百姓在哪里,我们文化活动就要延伸到哪里。我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线上传播方式愈加受到大众的欢迎。因此我们创新打造了云上‘国艺大讲堂’,把文化服务装在群众的口袋里。”蒲城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国艺大讲堂已经录制非遗技艺、我要学才艺、艺术普及鉴赏等几大类课程百余期,制作发布慕课等音频视频资料8000余分钟,线上参与人数达20余万人。
记者从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自示范县创建以来,蒲城持续开展“大地欢歌·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巡演,年均开展戏曲进乡村、“一元剧场”、“四进零距离”、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80万人次。面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送春联、送图书、送节目、送温暖”等活动,惠及老幼残等群体万余人次。
蒲城群众文艺演出现场
流动阅览服务进农村校园
深化文旅融合,赋能旅游目的地建设
“去年开业时,我就带孩子来过,这次再来主要是深入学习搞‘创作’……”在时间博物馆里参观的渭南市民李女士所说的“创作”,是指她们正在构思拍摄抖音小视频,参加由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蒲城县文化馆承办、时间博物馆协办的“北京时间从蒲城发出”抖音短视频大赛。该大赛截至4月初,设有最高金额2000元的大奖,邀请广大短视频爱好者以“时间”为主题,捕捉展示“蒲城-北京时间发出地”的独特魅力。
时间博物馆全景鸟瞰图
时间博物馆主展馆大厅
蒲城地处中国大陆腹地,离中国大地原点仅100公里。1970年,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授时中心在蒲城县城西北方向的金帜山上启用,向全国发出“北京时间”。2023年,总投资8012万元、占地面积81亩、历时3年打造的蒲城时间博物馆开放运营。“博物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陈手段,成为集科普教育、参观游览、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和时间主题旅游目的地,也是蒲城打造‘区域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措施之一。”蒲城县旅游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亮表示,将继续丰富研学课程,传承科学家精神,以文化提升旅游获得感。
据悉,蒲城文旅融合发展在2023年实现了新突破,举办了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第六届梨花文化旅游节活动、蒲城(西安)旅游推介会,承办了2023 年渭南市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杨虎城将军甘北故居景区、王鼎相国府等相继对外开放,文旅影响力不断提升,“蒲城·西安附近的远方”文旅品牌愈加响亮。
“文化和旅游的牵手,给蒲城这个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5个研学基地、10个非遗传承基地、15个景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打造了‘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新型文化空间、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拍摄纪录片、设立多媒体互动体验平台等,把静态历史变成可听、可观、可感,易记、易学、易传的精彩故事,让厚重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完美融合,同时激发了蒲城人向上向善永不止步的发展动能。”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开拓新型空间,服务阵地多元化
2023年12月31日,蒲城县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首批经营项目揭牌,进一步丰富了街区业态,更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在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蒲城打造了以东府历史文化为背景,以“爱国主义、廉政文化、研学旅游”为主题,以关中民居院落为特色,集民俗文化体验、文化服务、公益博览、娱乐休闲、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为一体的文旅融合服务新空间。
县文化中心揭牌
近一两年,多业态新型文化空间在蒲城相继涌现,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化、优质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比如,投资1200万元,将紫荆公园内老旧场所改建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城市书房、院线影院和文化剧场。同时,免费开放县博物馆、王鼎纪念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此外,吸纳社会资金2100万元,合办了全县广场舞大赛、群众戏曲大赛、锣鼓大赛、主题书画展等大型文化活动百余场次;打造了“南塬春晴城市书房”“槐院里城市书房”等新型文化空间,共建了刘吉尧故居、李仪祉故居、包森故居等文旅融合景区。
“2023年底,蒲城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顺利通过省级实地验收。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新的一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发挥公共文化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助推器作用,高质量建设‘渭北文化中心’,奏响蒲城‘区域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时代强音。”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辉表示。
(相关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