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旅游 | 怒江州“天境怒江·峡谷探秘”之旅,寻找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2022-08-10 16:44 来源: 文旅中国

近期,一首名为《我是云南的》视频火遍各大平台,“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这句洗脑的歌词让很多网友对怒江之美充满好奇,怒江的知名度也在迅速提升。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的128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天境怒江 峡谷探秘”线路赫然在列,众多旅游爱好者对怒江充满向往。

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壮美的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之间流淌着怒江、澜沧江、独龙江,呈现出“四山夹三江”的奇特地貌,孕育了丙中洛、石月亮、老虎跳、大羊场等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并称为“世界三大峡谷”的怒江大峡谷,具有雄、奇、险、秀、秘的独特魅力,整个峡谷内群山绵绵、江河奔流,造就了纵贯峡谷、恢弘壮美的地理奇观。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较为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孕育出类型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物种,形成了怒江独特且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怒江大峡谷独特、精妙且类型众多的地质地貌,因此,怒江大峡谷也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地质地貌的博物馆。在这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96%,是我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各民族包容共济、和谐共生。同时,多种宗教共存、和谐相处,组成了民族文化大观园。

“天境怒江·峡谷探秘”线路沿美丽公路北上,囊括了300里怒江大峡谷主要精华景点。在当地人看来,怒江大峡谷有其别具一格的美,吸引着广大游客前来寻访百花岭傈僳村寨、老姆登知子罗记忆之城、傈僳之根石月亮、人神共居福地丙中洛,零距离寻访体验怒族、傈僳族等多元民族风情文化……

近年来,云南省怒江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锚定省委省政府对怒江“建设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的定位、目标和要求,加快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坚持“小众、特色、高端”的理念,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州龙头产业来抓,聚焦重点、压实责任、倒逼时间节点,全力发展旅游业,力争让旅游产业逐渐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398.5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34.75亿元。

怒江州紧紧依托高山峡谷资源优势,打造怒江生态旅游品牌,在线路打造方面,着力基础建设,激发市场发展活力。近年来,交通瓶颈进一步突破,怒江美丽公路、保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独龙江高黎贡山公路隧道贯通,怒江交通环境全面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完善,截至目前,建成游客服务中心18个、观景平台49个、旅游厕所85个、旅游步道25条,标识标牌823个。

与此同时,怒江州还聚焦线路中的重点景区景点的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小沙坝服务区、老姆登景区、茶腊村、雾里村成功创建了3A级旅游景区,小沙坝服务区更是成为了服务区景区化的标杆。在丰富旅游供给方面,怒江州推进半山酒店建设,引入并推动松赞、青普、康藤等系列品牌半山酒店建设,已建成能投登埂温泉、独龙江天境酒店、小沙坝等3个半山酒店,在建阿哆、融创登埂温泉、赤洒底等9个半山酒店,初步确定云南半山酒店1家、省级半山酒店建设项目7个。

在怒江,不仅可以寻找到不一样的旅游体验,还能够体验多种户外运动。立足自身资源条件,怒江连续5年成功举办皮划艇野水国际赛事,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漂流赛事被列入“中国十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成功探索出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如今,自行车、马拉松、攀岩、低空飞行等体育赛事也在推进中。

从六库(百花岭傈僳音乐小镇)到小沙坝(登埂澡塘),到老姆登村、知子罗村、石月亮、茶腊村,再到丙中洛镇和雾里村,这一条旅游线路拼凑出一条绿色的生命长廊,一副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画卷,一条深邃的民族迁徙走廊,游客可以看到大峡谷里的人们独有的生活方式,感受到这里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怒江大峡谷,正可谓世界奇峡,当之无愧。

专家点评: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广大青少年在旅程中增强领略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特别是增加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多彩人文的实感,是当代旅游发展的题中之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工委推出的128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正是适应了新时代旅游发展的需要,对于乡村振兴,大众旅游全面发展,以及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都将起到助推作用。

128条精心设计的线路涵盖了人文、科普、探险、乡村记忆等多种旅游资源,不仅增加了旅游产品的丰富度,提升了旅游品质,尤其是为青少年研学旅行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线路,可以说是一次旅游市场的创新,也是政府部门在制度供给上的一次创新。

怒江州“天境怒江·峡谷探秘”之旅以壮美的怒江风光,丰富多彩的人文记忆为依托,推出科考、研学、探秘以及温泉体验等多种产品,是一条主题特色鲜明,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线路。无论是六库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还是老姆登怒族传统民族文化,相信都会为国内乃至国际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条旅游线路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对于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性,了解民族文化的稀缺性和宝贵的音乐资源都是有好处的。特别是曾经作为县城的知子罗村,当年的招待所、邮电局、新华书店、影剧院、文化馆等建筑保留至今,成为一个承载历史记忆的博物馆。像这样的村镇,在中国并不多见,这也令我想起了国际上很多类似的历史遗迹,如柬埔寨的吴哥窟,比利时的布鲁日等,如今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地标。

当然,如此壮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资源,要想真正走向市场,除了推介线路之外,还要逐步完善交通等问题。据我了解,以六库为中心往周边的村寨走,基本上都要两个小时的车程,这就可能存在“旅长游短”的情况。因此线路游览首要解决交通便利的问题,其次还要解决游客在当地的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活动内容,将旅途设计得既不会感到劳累,同时内容还更加丰富。

  

(图片来自云南省怒江州文旅局)

责编: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