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四川乐山“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条条大路“通”幸福

2023-09-11 14:39 来源: 文旅中国


突破传统阵地服务模式,打造无边界的群众文化服务新路径,是近几年四川乐山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依托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当地创新开辟多种渠道,将更多优质资源不断输送给基层群众。


▲“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之“文化追梦”2023(春夏)艺术公益培训班    乐山市文化馆供图


1

要素集成 由阵地向平台转变



“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是乐山为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单一和不足、文化资源闲置等问题创建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项目,2016年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所谓直通,就是要真正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据乐山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启动之初就是要着力打通公共文化资源不平衡等堵点。为此,项目创新打造了嘉州歌台飞莺、嘉州画派传承、嘉州讲堂承韵、嘉州古艺萌“四大平台”,对公共文化阵地功能进行要素集成,让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有了专项“舞台”。

近年来,借助嘉州歌台飞莺平台,乐山市成功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特色文化广场,通过发展城乡、社区特色群众文艺团体阵地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实现自给自足。借助嘉州画派传承平台,建设画派传承基地7个,并围绕基地常态化开展群众美术书法摄影采风、创作、研讨、交流、推广等活动,其中,“再识·嘉州画派——美术作品巡回邀请展”广受群众青睐,2022年6月被列为四川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借助嘉州讲堂承韵平台,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以及乡镇文化站等阵地均开设特色文化讲堂,如今已命名三江讲坛、百姓讲坛等嘉州讲堂承韵基地17个。借助嘉州古艺萌春平台,各地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建设嘉州古艺萌春基地11个,推动非遗、民俗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群众文化发展至今,内容在变,形式在变,但如何送到百姓面前是不变的主题。为建立完善的服务直通系统,“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抓住“百姓、历史、阵地、市场、网络”等关键词,深入解决直通对象、直通内容、直通地点和直通效果等问题。

7月10日,乐山市沙湾区首届沫若文化研习班在沙湾区文化馆开班,来自区内各小学的3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2天的“沫若文化”之旅。活动期间,孩子们不仅了解回顾了郭沫若的一生,还前往郭沫若故居、沫若书法艺术馆、沫若戏剧文创园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如今在沙湾,“沫若文化”正通过常态化举办的书法作品展、经典戏剧展演、学术研讨会、故里采风创作等活动走进群众心中。不仅如此,乐山还大力培育市县区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了五通桥区“小西湖文化”、峨眉山市“武术文化”、夹江县“秧歌文化”“纸乡文化”、沐川县“草龙文化”、井研县农民画、峨边彝族自治县“甘嫫阿妞文化”等县域特色文化品牌,让群众知晓嘉州历史。

为在空间上打通精准化堵点,乐山近年来围绕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建立“农民工文化驿站”“留守儿童文化之家”,实现了城乡定点帮扶,筑牢了专业院团、群众社团、文化志愿者定点帮扶到乡、村、广场等直通阵地。同时,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展文企联姻,举办五通桥龙舟文化节、犍为茉莉花艺术节、井研农民画乡艺术节等精品文艺活动,直通市场。

数字化服务也有所建树。通过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文化馆数字化服务,乐山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均推出网络终端、手机APP等服务平台,不仅11个市县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均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子阅览室互联互通,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也按规划标准配备电脑等数字文化设备,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由“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由局部点位向全域覆盖延伸,实现了网络数字文化直通寻常百姓家。





2

改版升级 主题服务常有常新



为让这辆开往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直通车更加深入人心,依据四川省公共服务事项基本目录要求,乐山市主动作为,推动该项目改版升级,力求实现更加精准的供给模式。

改版升级后的“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不仅由四级行政机构定期发布“文化直通车配送菜单”,让群众掌握精准供需主动权,还根据群众“订单”需求,对配送任务全面分解,采取“市级配送一部分,县(区)级购买一部分,镇街组织一部分,村社参演一部分”的四级联动、分级配送模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其中,创新的城乡“拼单”、村社“拼单”、文卫“拼单”等配送模式,通过“小群多路”战术打通精准供给堵点。相关统计显示,自2021年以来,乐山市通过百姓直通车开展流动服务、文化下基层、戏曲进乡村等活动2000余场,服务群众250万人次。

如今,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服务主题更是常有常新。不仅结合全民阅读活动,围绕“书香、菜香、花香、茶香”开展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推出旅游精品线路10条,推荐沫若文化、非遗、峨眉武术等精品研学游线路6条,还推动建成多个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常态化举办“嘉乐汇戏剧周”“乐艺大舞台”等主题文化活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提升游客体验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还任重而道远。”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乐山将通过瞄准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统筹做好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继续丰富完善“文翰嘉州·百姓直通车”这一示范项目,推动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11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条条大路“通”幸福》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