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龙年春晚,最燃节目非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莫属,大唐的浪漫席卷了西安的灯火夜,李白的洒脱高蹈咏出了盛世长安的壮阔华美,而舞剧《杜甫》将会用另一个视角带你尽阅大唐风云。
6月7日、8日,舞剧《杜甫》共舞诗意长安,带你领略一样自信张扬的大唐之美。作为国内首部“诗圣”题材舞剧,《杜甫》是在向杜甫致敬,更是向他对诗词、对人民的情怀致敬。
杜甫因生在盛唐的开始,大半生游走在盛唐的尾巴,有人称他为一个写出来便是“史”的人。在舞剧《杜甫》中,借由这位诗圣的一生辗转,共同见证了大唐的由盛转衰。
全剧分为“壮游羁旅”“长安十载”“弃官归隐”“登高望远”4个篇章,以大写意的手法,意象化地呈现和讲述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浓缩了杜甫从宦游、做官到弃官,即入世、处世、出世的全过程,表现了杜甫为理想苦苦追寻、为百姓大声疾呼、为人格绝不屈尊的一生。
少年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无一不显示着大唐的景秀山河;中年时写下的“三吏”“三别”,揭示了战争带来的不幸和苦难,大唐也已站在了大厦将倾的边缘;老年时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唐早已在风雨中飘摇,唯有顶天立地的男儿,依旧不改志济天下的心。
在诗舞融合的古今对话中,“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春夜喜雨”等代表性舞段和杜甫诗作进行了更紧密的结合,在导演别出心裁的舞台设计中,“两个杜甫”时而“共舞”,时而跨越时空“对话”,舞蹈、舞美、灯光、服装等舞台元素有机融合,以舞蹈语汇诠释着杜甫的精神世界,一起阅看他笔下的唐朝之“美”。
(相关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