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拉开帷幕,壮美广西携区内55家企业的343种(项)文化艺术精品亮相交易会,尽展新时代广西文化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走进广西馆,以青绿色为主色调的展馆予人清新脱俗的气息。广西展馆总面积约574平方米,整体设计借鉴壮族特色的帽子造型,结合透明亚克力、冰屏等材料,凸显广西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的特点,彰显壮乡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发展理念。
今年广西馆以“奋进新征程,建设文化旅游强区”为主题,从“桂林山水甲天下、浪漫北部湾 、壮美边关、壮族三月三、长寿广西、刘三姐文化、粤桂协作赢未来”七组文化概念出发,划分七大主题区域,全面表现新时代10年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广西非遗成壮乡好礼
“好香啊!”在广西馆入口,一阵茶香味悠悠传来,吸引了十多名客商寻香而至,原来是身穿瑶族服饰的周黎维正在打油茶。
周黎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油茶习俗”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只见他一边打着油茶,一边介绍恭城“瑶族油茶习俗”:“‘一杯苦、二杯涩、三杯四杯好油茶’,我们瑶乡人打油茶一般连做4锅,因为第三、四锅的茶水浓醇好喝。”
周黎维展示恭城油茶
今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就包含了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茶俗(瑶族油茶习俗)。周黎维介绍,随着油茶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和喜爱,恭城油茶也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飞”入寻常百姓家。此次来到深圳,周黎维带来了3款便携式油茶。其中速溶式的恭城油茶方便食品主要针对差旅出行的游客,只要用热水冲泡,几分钟便能泡出一杯香浓醇厚的油茶。这款“瑶哥瑶妹速溶恭城油茶”也入选了中国贸促会2022年的“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年度推荐产品名录”。
此外还有油茶锅底和家庭装油茶,都是针对普通家庭推出的“方便款”油茶。“我们的产品主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进行研发,一经推出,很快迎合了大众的需求,有效推动了‘瑶族油茶习俗’的进一步推广传播。”周黎维说。
广西文旅好礼
“我今已有好茶饭,更有山歌敬亲人!”在广西展区,众多“桂字号”文旅好货展现了广西非遗近些年来创造性转发、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在现场,不仅可以体验壮乡儿女做米粉,打油茶的乐趣,还能看到合浦角雕、钦州坭兴陶、壮锦、绣球、团扇、麽乜等一大批富含桂风壮韵的优质非遗文旅产品,以及这几年不断出圈的螺蛳粉、六堡茶、桂林米粉等特色文旅食。同时还有诸如彩调剧《新刘三姐》、音乐剧《桂花雨》等文华大奖精品,以及《秀美人生》为代表的优秀影视剧作与观众见面。
桂林剖丝团扇已经是深圳文博会的“老面孔”了,在桂林集扇斋的展位,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团扇把这里变成一个小小的团扇展示馆。
桂林团扇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的产物,已有800多年历史。桂林雨水丰富,盛产竹木。经漓江水泡软后的绵竹,在手艺人灵巧的手中经一刀刀剖丝,最终可分为30根至40根厚薄均匀、粗细一致的竹丝,成为桂林圆竹剖丝团扇的关键“扇骨”。
剖丝团扇看似简单,却极其考研手艺人的剖丝技术。作为扇骨的竹丝最细可剖至0.5毫米,稍有不慎,整个扇骨便有可能毁于一旦。近年来,得益于集扇斋工匠人的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手艺,团扇工艺不断蓬勃发展,在继承传统制扇技艺的基础上,研发了散射式插丝团扇,鱼骨式插丝、布丝团扇等多个新型扇种。扇柄材质除了锦竹外还可采用牛角、玉石、金属等,使桂林团扇制作技艺更便于传承,制出的扇形、款式也更加多元丰富。除了制扇技艺,集扇斋还在扇面上采用苗绣、蜡染和扎染技术,并加入时尚元素,让团扇的造型更加流行和美观。
广西“圳品”展粤桂协作成果
除了富有新意、满是创意的非遗好物,今年广西馆首次特设了粤桂协作展区,区内13家粤桂协作企业的42种(项 )广西“圳品”“好嘢”也精彩亮相,吸金十足。
“圳品”是深圳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构建的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广西迄今已有4批38家企业80个优质农产品通过“圳品”认证,121个农产品基地被认定为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和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
在本届文博会上,“粤桂协作赢未来”展区展出了香米、板栗、茶叶、蜜柚,以及绣球、矮马文创周边等工艺品,蚕茧、丝绸一系列“圳品”,种类多样。其中,百色田林县的鑫意山茶油、东兰县的东兰山泉、大化县的七百弄鸡等“圳品”在文博会中尤为吸睛,吸引各地客商关注咨询,“广西好嘢”“桂字号”农产品进一步走俏大湾区市场。
近年来,广东、广西不断深化粤桂合作,深化文旅交流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介“八桂大地”独特的文旅资源和精品线路,全方位展现“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的魅力。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圳品”打造是粤桂协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一县一园”的合作方式,在广西全区打造了一批面向大湾区的农产品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优质农产品成为“圳品”,进一步健全了粤桂产业协作、消费帮扶长效机制,助推广西文旅产业更好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文中图片由郭凯倩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