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第七届非遗博览会 | 在一方烟台剪纸里诉说咱的家乡美

2022-08-30 17:10 来源: 文旅中国

在济南开幕的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一张张简单的纸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巧艳手里的剪刀,迅速成型,化作一幅幅精美的特色剪纸作品。烟台剪纸独有的艺术风格,来源于当地开埠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兼容并包的共同影响。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也流传出了众多齐鲁儿女义海豪情的文化故事。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展现形式,烟台剪纸以极强的故事性和观赏性在继承发展齐鲁大地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立体展示本地民风民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梁巧艳介绍,烟台剪纸距今已有600年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9年“烟台剪纸”群体性创新传承模式荣获第四届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

烟台剪纸的最大的特性表现在形式结构上。剪纸起源于民居窗花装饰,烟台剪纸也是以胶东窗花视角下的剪纸语言,进一步连接传统民居建筑和居室装饰,适配“窗裙、窗越、窗旁、窗心、窗角”等棂子窗格的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如根据京剧艺术改编的《锁麟囊》,其构图明确展现了化整为零,从左到右的叙事顺序,共分“选妆,春秋亭,归宁遇水,三让椅,大团圆”五个部分,通过寓教于艺来讴歌人间真善美,歌颂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让非遗来源于民间、回归民间,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这是梁巧艳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执著的追求。“我们扎根于这片土地、家乡的历史名人、秀美山河都是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梁巧艳说,优秀的剪纸作品要集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未来,她将以剪纸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彰显时代精神,讲好家乡故事、传播齐鲁文化、展示中国精神。

照片及采访:何杰

撰文:张佳怡

剪辑:孙玮琪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