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水桥(油画) 22×43厘米 1959年 戴泽
1922年,戴泽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在弱冠之年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在大三时幸运地聆听徐悲鸿先生讲授构图课程,指导临摹名作。此外,徐悲鸿还曾亲自给戴泽改画。恩师的艺术观念对戴泽影响之深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戴泽作为徐悲鸿前后培养的五代弟子中的第二代弟子之一,是徐悲鸿写实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传承人。他与吴作人、董希文、韦启美、孙宗慰等先生为共和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作出卓越的贡献,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
韦启美与戴泽不仅是同仁,还是同窗,更是一生的至交。韦启美很早便发现作为初学者的戴泽展现出对自然的敏感。而这种天性中对自然的亲近与眷恋,与徐悲鸿培养的严谨的写实主义有着本性上的契合,戴泽沿着徐悲鸿创立的写实主义教育体系一路迈向了新世纪,直到2016年封笔。
黄显之是韦启美与戴泽在中央大学的启蒙老师之一,他总强调绘画“情调”的重要性。最初,韦启美与戴泽可借鉴的美术作品除了黄显之的画以外,唯一能借鉴的复制品竟是当今唾手可得的两本沙龙图录。艺术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戴泽一开始便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反而激发了画家的领悟力、想象力,也因此有了一定程度的技法自由。自然给予了戴泽最广阔的天地,尊重自然成为他的艺术信条,当面临历史画等创作的时候,戴泽几乎是坚持对模特和实物写生,以求获得视觉的生动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写实主义者的态度。
由于战时条件有限,戴泽在中央大学就读的4年间,野外写生和课堂习作主要以水彩和素描为主。其中,他在水彩画创作上,展现出灵活大胆的实验性,以新闻纸替代水彩纸,从材料上化“被动”为“主动”,摆脱了作为学生的他们所知晓的一切水彩画成规。这一时期,山城的风景、静物以及身边亲朋好友是戴泽的主要描绘对象。在他心中有一种对普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骨子里更有着一份对现实的人文主义关怀。
1946年7月,戴泽应徐悲鸿邀请北上就任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参与筹建中央美术学院的相关工作。戴泽坚守着在中央大学时建构起的艺术信仰,绘制了一批表现北平的质朴小景的水彩、油画、素描作品。南方人来到北方,太多不曾见过的风土人情在他们眼里都是新鲜的。这些表现北平的写生使得戴泽“不经意间”成为了一个时代变迁的记录者。
戴泽绘制了数十幅水彩画以表现北平的街景,作品忠实地描绘了他在北平的日常所见,表现底层人民的真实形象与生活状态,客观的且不夹带任何偏见。在他的笔下,不仅有北平街头的儿童,还有衣衫褴褛的乞丐和满脸踌躇的老人。他尤其擅长表现众声喧哗的热闹感,或是东单的地摊与菜市场,抑或是胡同与城墙的里外,甚至垃圾场等。画面中,我们看不到某个人具体且清晰的形象,线条与色彩松动随性,却显露出战后北平人民极度贫乏的困顿生活。
相较于北平街头的混乱嘈杂,北平艺专的安宁感显得如此珍贵。艺专之于年轻的戴泽而言,不仅是他从事美术教育的工作之地,更像一处难得的象牙塔。在戴泽的眼里,稀松平常的屋顶、锅炉房、暖气、操场等,都是值得去表现的。这部分作品以纸本素描为主,黑白灰色块不仅展示出戴泽扎实的素描基本功,还体现出画家此时内心的安宁与平和。经历过战争岁月的戴泽,面对这份安定感无比珍惜,踏踏实实地在这片沃土中勤奋耕耘了一生。
1948年,戴泽创作了《马车》,此作原是戴泽为教学示范而作,为此他画了大量有关马车与赶车人的速写,并作了水彩和水墨的草稿。当时,戴泽有个非常朴素的想法:中国的希望在有车的农民身上。徐悲鸿擅长画马,在这个创作过程中给予了戴泽颇多帮助与建议,甚至帮他认真地修改局部画面。《马车》一作是戴泽第一幅成功的主题绘画创作。
1949年,戴泽通过写生呈现了整修天安门的劳动实况,记录了由北平到北京,从旧貌换新颜的过程。这些画面多以纸本素描或速写呈现了画家思考与绘制的过程。同年,戴泽与韦启美、韦江凡响应时代的号召,来到北京长辛店写生。戴泽的《长辛店打铁》受到齐白石赞扬。他几乎用平视的角度,选择以工厂车间为背景,主角是新时代工人们。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主体多为数名工人,由一个视点散开,以背面或侧面的角度围着共同作业的对象,展现出新时代工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干劲与建设热情。相对其他作品,这些表现长辛店工厂生产的画面更为饱满,且构图相对复杂。戴泽敏锐而生动地捕捉长辛店工人们劳动的瞬间,平铺直叙地营造出现场热火朝天的工作氛围,记录下共和国奋斗者勤奋耕耘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戴泽也因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追寻绘制了许多整修后的新北京新场景。这个时期的作品,视点相对更高且更远,突出共和国劳动者努力建设的成果与变化,人物成为画面中的点缀。这批作品虽然总体仍以较暗的调子为主,但相对其此前的作品,已是光感十足,明朗有余。戴泽还走入北京的名胜古迹对景写生,描绘了北海白塔、故宫角楼与护城河、颐和园等,作品以纸本彩墨形式,试图探索中西融合之路。
徐悲鸿曾在一次讲座谈到“黄桷树与四川人”。徐悲鸿说:“我们身处四川,周围都是四川人,抬头就可以看到黄桷树,我让大家画的都是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可是你们却放弃了自己看到的真实世界,反而沉浸在死板的画谱中,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徐悲鸿要求学生们随身携带速写本,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心去真实地描绘。戴泽将徐悲鸿的教导传承了下去,他将一句言简意赅的话送给学画的孩子戴敦四:“相信你的眼睛,画你所看到的。”戴泽几十年勤奋耕耘于画案,他用笔下的绘画真实,形象地印证了时代的变迁。
在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的眼里,戴泽很勤奋,也能吃苦。或许,把他比喻成在巴蜀地区遍地可见的黄桷树是妥帖的,不仅是性情上的契合,更符合体型上的壮硕。戴泽如同黄桷树一般努力地将根扎入土地,默默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繁茂如盖。
(作者系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2023年9月17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戴泽的“黄桷树精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