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电影《狗阵》:一段“再次出发”的生命旅程

2024-06-16 16:59 来源: 文旅中国

在华语电影领域,导演管虎的作品常常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受到关注。电影《狗阵》作为其最新力作,不仅延续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探讨,更在其中融入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这部影片日前在戛纳电影节上斩获“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并于6月15日全国上映。对于管虎来说,这部电影不仅是他在导演生涯中一次回归初心的创作,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挑战与再出发。

影片中,彭于晏饰演的二郎,迫于生计加入打狗队,阴差阳错中救下一只流浪黑狗,同样身处社会边缘的一人一狗因相似的境遇,抱团取暖互相救赎。起初,这一人一狗的关系充满了误解和冲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逐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二郎也在与黑狗的相处过程中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勇气。

与管虎近年来的作品有所不同,这部电影极富导演的个人风格。谈及创作的转变,管虎表示,这部电影是他心境上的一次“再次出发”,是一次充电和再积累,是寻找生命中新的可能性的一次尝试。

这一次创作,管虎将镜头对准了时代角落的普通人,关注到个体命运下面对的生存困境和生机,再次展现出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影片的叙事方式冷静客观,却又饱含着浓厚的情感。采访中,管虎表示,影片创作始终遵循着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我们“要截取一段真实的生活”,让观众“静静地去观察,从而了解到人物在这段时间里的生命体验”。

影片中上百只真实出镜的狗让拍摄充满了挑战。影片总制片人梁静介绍,剧组建了一个占地超过三亩的犬舍,而负责照顾它们的团队也有二三十人。电影中不少调度复杂的长镜头,对动物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员与动物的配合也更具难度。“第一次在影片拍摄中需要面对如此大阵容、众多种类的动物,我们需要以非常强大的耐心去照顾和对待它们。”梁静说。

尽管拍摄极具挑战,但管虎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感到“酣畅淋漓,乐趣横生”,他认为人和动物之间存在某种共通性,“当你在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拍摄时,会发现动物与人类其实更加容易互动,也会为拍摄带来很多意外之喜。”管虎说,动物不仅是一种象征或道具,它们被赋予了真正的生命力和情感深度,“动物在影片中不仅是角色,更是独立的个体和演员。”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很多观众在观看过影片后,对其中讲述的一人一狗互相救赎的故事非常感动。除此之外,电影中对时代角落普通生命的关照、对复杂人性的剖析、对个体生命力的赞颂、对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探讨等内容,都让观众感到深刻的共鸣。

此外,影片中的摄影和场景设计也极具特色。管虎选择了真实的自然景观而非依赖CG特效来构建场景,这不仅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也为观众带来了更为沉浸的观影体验。特别是影片中那些关于戈壁滩、荒漠等壮观景色的展示,为影片增添了艺术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片中的主人公二郎沉默野性,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彭于晏的表演尤为出色。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西北汉子从沉默寡言到最终释放内心情感的转变过程。通过细腻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彭于晏将二郎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与黑狗的互动中,他以自然而然的表演,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温暖和对新生的渴望。

拍摄过程中,彭于晏表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一个“失语的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出来。由于角色的特殊性,他不得不学会如何与一条狗进行无言的交流,这种特殊的表演方式对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尝试。为了贴近二郎这一人物所具备的摩托车特技表演的经历,彭于晏还在拍摄之余苦练摩托特技。

这些为完成拍摄而付出的努力也恰恰体现了《狗阵》想要传达的一种“再次出发”的生活态度——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去适应,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和意义。影片首映后,彭于晏与黑狗的表演引来不断好评。彭于晏也在拍摄结束后主动领养了黑狗小辛,将这份情感从戏里延续到了戏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该片荣获“一种关注”官方单元最佳影片及“狗狗金棕榈评审团大奖”,受到了国内外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这种认可不仅是对电影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背后所承载的生命哲学的认可。影片的成功展示了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强的影响力。

管虎在获奖感言中提到,“我们的电影是讲一个‘再出发’的故事,希望今天晚上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再出发,并且一直在路上,永远在路上。”这也正是影片传达出的一种极具韧性的生命态度,以此激励生活中每一个处于人生路口的人,勇敢开始自己的“再次出发”的旅程。

(图片来自片方)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