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华夏观察 | 为人民歌唱! “金钟颂南粤”音乐会唱响深圳龙岗

2024-04-12 09:48 来源: 文旅中国

春天的深圳龙岗,在芳芬华彩中,喜迎一场音乐盛宴。4月10日,“为人民歌唱”系列之“金钟颂南粤”音乐会在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中心大剧院震撼上演。该音乐会由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总馆、各街道分馆、深圳市龙岗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业促进中心(场馆服务部)、深圳小弹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大围屋艺术团承办。

由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担任艺术总监的“金钟颂南粤”音乐会,不仅秉承了“为人民歌唱”系列音乐会一贯的艺术水准,更是汇聚了五位荣获中国音乐最高荣誉“金钟奖”的青年才俊——马小明、李勇君、李扬、袁野和陈滢竹。这五位歌唱家与龙岗区有着深厚情谊,都是历届“深圳声乐季”杰出选手。他们携手优秀艺术指导文茗、罗旭,为来自深圳市内外700余名歌迷带来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宴。本音乐会还通过龙岗区文化馆直播平台和视频号线上直播,累积点击量逾11.9万人次。

演绎民族经典 唱响时代先声

用最美声音演绎民族经典,用昂扬激情唱响时代先声。

开场歌曲《玫瑰三愿》,是一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上世纪三十年代由龙榆生作词、黄自作曲,演唱者李勇君用含蓄深沉、宛转柔肠的歌声,唱出了在民族危亡时刻,黄自想要创作民族新音乐,想要用纯粹的音乐情感表达触摸民族和时代脉搏的耿耿傲气。  

“每朵花,每片叶,画同一个温暖春天;每座山,每条河,读同一个美好人间……”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陈滢竹,用高亢嘹亮的歌声深情演绎由袁晶作词,夏士康、李雅珊作曲的龙岗原创歌曲《和合之美》,表达了人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当下,唱出了山河壮美的繁华人间。值得一提的是,本歌曲首次亮相,即惊艳众人。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男友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勿能忘……”从刘彻的《秋风辞》、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蝶恋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郑燮的《渔翁》,到李商隐的《锦瑟》,古典诗词的咏唱更是成为本次音乐会的亮点。李扬、袁野、马小明等歌者用清亮迷人的声音,在借助音乐力量还原古诗词之美的同时,更使经典诗词通过歌曲形式,让观众在对中华文脉与时代脉搏的生动感受中,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热爱。

  

  

而《牦牛背上的好姑娘》《走西口》《边境的小鸟》《北京颂歌》《绣荷包的俏妹子》《叫声妹妹泪莫流》(选自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等民族经典,则带着浓郁地域风情和鲜活场景画面,在歌者优美流畅的声音和至真至纯的情感中,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深刻体会到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离别的哀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音乐会最后,石倚洁走上舞台,携全体演唱者同唱《我爱你中国》,情酣之处,甚至邀请全体观众同唱《歌唱祖国》,将音乐会推向高潮。作为享誉海内外的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的出场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其声浑厚高昂如鹏鸟直入云霄,现场观众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拿出看家绝活 倾力为民而歌

金钟之声,余音不绝。音乐会圆满举办,观众好评如潮。

龙岗区文化馆馆长夏士康表示,本次音乐会有两个亮点。其一是优选五位有实力的中国青年歌唱家,他们都分别在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民族声乐比赛当中斩获过第一名及第二名等重要奖项。此外,他们都曾是深圳音乐季优秀学员,在龙岗学习过锻炼过,龙岗曾经打造的平台也助力了他们的成功。所以这五位歌唱家对龙岗对深圳有很深的感情,很愿意回到龙岗贡献才艺;其二是对曲目规划选取时,重点考虑到艺术性和观众欣赏性。和歌唱家反复沟通后,本场音乐会20首金曲,所选曲目都是他们的代表作,是最能表现实力的看家绝活。还有个别是新作品首演,比如李勇君新作品《牦牛背上的好姑娘》,以及龙岗本土原创作品《和合之美》也是第一次在舞台上呈现。

“好震撼,歌唱家们的天籁之音不绝于耳,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生活在龙岗太有福气了。”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看到龙岗教师群上的消息后,迅速报名购票,果然不虚此行。让我们在工作之余,能从这场高品质的音乐会中,汲取丰富的音乐养分。”

音乐会结束了,观众却仍沉醉其中,喜悦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其中,不乏正在以各种途径学音乐的学生,他们不断汲取榜样的力量。

青年女高音陈滢竹,师从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在去年拿下了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总决赛第一名。对于学生们如何圆梦音乐之路,她认为,实践和理论缺一不可。在不同学习阶段,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打下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要寻找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多参加像深圳声乐季一类的专业比赛,不断砥砺奋进充实自己,拓宽眼界和心胸,寻找更好发展机遇。

“龙岗打造‘音乐之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新创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就在龙岗。作为该音乐学院首批教师并担任歌剧与声乐学术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接下来会和学院一起,吸纳全国乃至全球非常优秀的音乐人才和老师聚集到龙岗。此外,我亲眼见证了龙岗文化中心剧院的崛起与强大,目前演出非常多,以致很难约到档期。而持续举办的龙岗歌剧周等高水平音乐盛宴,也让高雅艺术更接地气,龙岗的音乐文化艺术氛围越来越好。”作为龙岗区文化馆特聘专家,石倚洁表示,和龙岗缘分深厚的他,会不遗余力践行初心使命。四月底,他将和著名钢琴家陈萨一起,联袜推出一场音乐会,以回馈观众的关心厚爱,为龙岗建设“音乐之城”持续赋能。

持续为人民歌唱 打造“音乐之城”品质

夏士康介绍,在打造“音乐之城”战略规划中,龙岗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近期龙岗区文化馆、龙岗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业促进中心场馆服务部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共同打造了“龙岗午后音乐时光”公益艺术普及项目。一经推出,来这个平台申请表演和展示音乐才华的团队和个人非常多,排期已到下半年。这个项目为龙岗和深圳热爱音乐的市民提供了一个欣赏和接受熏陶的平台,投入少,效果大。

而此前,龙岗区在2018年就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深圳市委宣传部、龙岗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了大型交响组歌——《我们就是河流》,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该项目从2014年开始创作,历经四年千般磨砺后成功上演,被誉为“汹涌的情感河流汇聚成时代之歌”。

夏士康表示,五月份,中国音乐家协会将与我区合作,组织一批优秀的两新词曲作者到龙岗进行创作采风活动,体验大湾区蓬勃向上的高质量发展场景,感受旺盛的生机活力,然后创作出有影响力的音乐精品,不断促进和提升“音乐之城”的品质。

“音乐就是为人民歌唱,为党歌唱,为国家歌唱,所以我们打造了‘为人民歌唱’系列高端音乐会。”截至目前,“为人民歌唱”系列音乐会至今成功举办三场,每场都独具特色、主题鲜明,风格多样,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高水平的公共文化享受,满足广大市民对文化的多元需求。

接下来,龙岗区文化馆将继续通过这一系列音乐会、粤港澳大湾区舞蹈周以及培青创作营等高品质活动,加大对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为深圳的文化事业注入更多新鲜活力和创意案例,打造更多艺术盛宴,不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供图: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

责编: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