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广西东兴:边境线上绽放友谊之花

2024-03-20 17:20 来源: 文旅中国


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隔北仑河相望,125米长的北仑河大桥连接着两座边城,成为两国边民和游客往来的主要通道。这座热闹的大桥和静谧的北仑河形成鲜明的对比,共同见证两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友好往来和深情厚谊。


▲ 繁忙的东兴口岸   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摄


一大早,东兴市民吴国福手持边民证,在东兴口岸入境大厅内扫描证件上的条形码,十几秒时间就办理完通关手续。“每天出入口岸做边境贸易、走亲访友,或者参与各种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出国成了我的生活日常。”吴国福说,两岸的中越边民出国就像串门一样方便。


近年来,国家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沿边、沿江、沿海的东兴市,多渠道、多层级、多领域开展中越交流合作,助力民心相通,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


日前,2024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如期举行,两国两市以球会友、共庆佳节,巩固友谊、共促合作。据了解,从1993年起迄今,这项比赛已成功举办了29届,成为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动。“对于两地民众来说,在元宵佳节共同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友谊赛,已成为固定的节目。”东兴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范国庆表示,这项传统足球友谊赛事不仅增进了两地民众的情感和友谊,还促进了两地在党际、经贸、旅游、人文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每到春节,东兴与芒街均派出党政代表团互相拜年,共同为北仑河大桥上的两国分界线填色,开展党际交流等友好交往活动。2016年,东兴与越南芒街签订了《建立友好地方组织交流机制协议》,引导双方社会政治团体开展友好交流、挖掘和拓展传统教育合作、加强商贸旅游合作交流、签订边境接壤友好乡镇(社坊)交流协议。截至2023年底,东兴市与越南边境市、镇(坊)、村屯(区)、边检站(边防屯)共建立了4对友好关系,密切了各领域友好往来。


“澫尾村通过文化交流和芒街市茶古坊长尾区缔结为友好村,双方你来我往,建立了深厚感情。”在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澫尾、山心3个小岛是京族聚居地,被称为“京族三岛”,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澫尾村支部书记苏海兵说,建立中越友好村,有效推动两国边民的文旅交流和边贸发展,加深相互的认知和理解,推进和谐边境建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每年在北仑河上举行的“界河欢歌”是中越民心相通的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每届均有东兴和芒街两地数百名青年参与对歌,共唱中越友谊之歌。“每届‘界河欢歌’都能进一步增进两国青年朋友的相互了解,把中越全面友好合作关系一代代传承下去。”范国庆说,近年来,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过程中,东兴市不断提升边境和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完善文化和旅游公共设施,并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创新性建设国门文化带,丰富边民文化生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18年,东兴所在的防城港市获批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2022年12月,《广西边关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工作方案》正式实施。根据方案,广西统筹推进包括东兴市在内的中越边境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用3年时间完善边境地区“快进慢游”立体交通体系,使沿线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达到高水准,基本建成广西边关国家旅游风景道。


近两年来,东兴已与芒街建立了联合打造跨境旅游精品线路、打造跨境旅游拳头产品、开展跨境旅游宣传推广、开展跨境旅游领域市场执法、做好跨境旅游演艺交流、开展跨境旅游培训的中越跨境旅游“六联合”模式,为推动边境旅游、跨境旅游和对外开放合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为加强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东兴市深挖海、边、山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多举措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互促,积极推进国门景区、澫尾金滩景区、屏峰雨林恐龙公园等项目提档升级,加快北仑河口景区、竹山音乐小镇、边境体育公园等文旅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东兴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年,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达554.9万余人次,居全国沿边口岸第一位,成为我国最繁忙的沿边口岸之一。


今年2月,在北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越南广宁省旅游厅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打造边境旅游合作的典范。“朋友越走越近,邻居越走越亲。”范国庆表示,东兴这座边境小城将见证中越人民的友谊越来越深厚、双方的合作越来越广泛。



2024年3月20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边境线上绽放友谊之花》

↓ ↓ ↓ ↓ ↓ ↓ ↓ ↓ ↓


责编: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