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南方观察 | 名家学者共话岳立功《湘西三部曲》:抒写湘西的血性与家国精神

2023-05-24 22:21 来源: 文旅中国

5月21日,由湖南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沈从文与湘西文艺研究中心、香港启盛集团、湘西州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举办的“纪念陈渠珍暨岳立功《湘西三部曲》研讨会”在湖南湘西凤凰南华山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8名专家学者、著名评论家齐聚研讨会,凤凰县有关领导到会表示祝贺。

凤凰是著名湘西“筸军”诞生地。筸军的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湘西近现代史,折射着湖南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浴火涅槃。陈渠珍是湘西筸军的主要领袖,与民国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一道被誉为“凤凰三杰”,是对湘西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

揭开湘西神秘的历史面纱,还原其豪迈、惨烈、苦痛的历史真实面目一一湘西藉著名作家岳立功以35年之功,为湘西袪魅、正名、续史,由《黑营盘》《红城垣》《白祭坛》共同组成的120万字“湘西三部曲”巨著出版,屡次获奖,引发强烈反响。本书以当代长篇小说中独一无二的题材,令以筸城(凤凰)为地域中心的“边城”在沈从文之后,因文学之名又一次闯入主流视线。

研讨会主办方代表吴启雄在致词时表示,南华和沱江共同孕育了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沈从文,熊希龄,黄永玉,郑国鸿,萧纪美,田应诏,陈渠珍等等。今天,我们纪念陈渠珍先生,纪念这位打造了凤凰“筸军”,保境安民、自强不息的传奇人物。著名作家岳立功以35年之功写下的120万字巨著《湘西三部曲》,就是以田兴恕、陈渠珍领导的凤凰“筸军”为主线,将近现代的湘西置于一个宏阔的历史时空,展示湘西儿女的铁血柔情,描写湘西的历史情结、历史博弈、历史纠葛、百年风云。我们相信,这场思想的盛会,定会熠熠生辉。

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著名作家彭学明说:岳立功是一个湘西的歌者,赤诚而挚着。讴歌湘西,重塑湘西,是他文学理想和文学表达的唯一。他以35年不变的坚持完成《湘西三部曲》,为世人呈现一个雄浑浩荡而又神奇诗意美丽的湘西,一个众人不知而又众生不解的湘西。他以纵横捭阖的开阔,切入湘西筸军的历史,壮写湘西大地和中华民族的烟云,地方武装和势力的残酷内卷,中华民族与日本倭寇的殊死鏖战,可谓波诡云谲,惊心动魄。湘西人的爱恨,湘西人的家国,湘西人的秉性,湘西人的品格都在历史的长河里奔涌出别样的波涛,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唯其宏阔而磅礴,唯其厚重而结实,这部书就有了别样的重量和力量。

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著名作家王晋军感谢岳立功为文学百花园奉献出一本独具特色、颇有份量的好书,他表示,应该是受到一种时代力量召唤与特殊使命驱使,作家岳立功胸怀“国之大者”,担当忧患意识,以春秋大笔挥写湘西近现代百年历史风云的巨作《湘西三部曲》,《白祭坛》甫一面世,就深受读者追捧,赢得评论家赞赏。《白祭坛》这部作品的历史精神和现实意义还在于:读懂它,就读懂了民族精神,就读懂了什么是顽强抵抗和永不屈服,就懂得了当把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天地将会是多么广阔,生命将会是何等荣光。

民族学家,湘西州原副州长龙文玉说:白色的祭坛,点燃了红色的香火,祭祀着不朽的灵魂,矗立起光荣的丰碑。岳立功先生的《湘西三部曲》不愧是颠覆湘西旧史的新作,讴歌中国军魂的杰作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作。三作齐美,万古流芳。我们应当办好筸军文化博物馆,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岳立功创造了文学湘西军事书写的新模式。”著名评论家、原湖南省作协创研室主任龙长吟说,当代的新文学军事书写普遍存在着“五化”现象:战争规模缩小化,指挥人员基层化,战争事件集中化,战争性质单纯化,战争结果常胜化。岳立功彻底打破了这些框框,变单一化书写为社会化、历史化、多面化立体书写,自觉回归到经典名作大视野、大格局、大气度的写作姿态。

湘西团结报社长兼总编辑田应明以《家国情怀比儿女情长还长》为题,分析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岳先生就全心准备“湘西三部曲”的创作。其参考材料之多,实地查勘之深,走访对象之众,谋篇时间之长,推出作品之慎,通过作品的神貌,都肉眼可见。在主题立意、审美趣向、人物塑造、构思选材、叙事技巧、情节取舍、表现手法等等,大家都做了深刻的解析。这种氛围,感动了作者,启迪了读者,对后来者可以资借鉴。

供职于《中国作家》社的著名作家王童说:《白祭坛》将陈渠珍这么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物穿针引线,从而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脉络起承转合,将一些历史人物巧妙地嵌入其中,深入浅出,很有张力。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院长、教授简德彬认为“湘西三部曲”具有四重价值,一是为失语的湘西雷霆发声,二是为失魂的湘西歌哭招魂,三是为远去的湘西史诗立传,四是为自卑的湘西唤醒尊严。

湖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教授、博导田茂军说:著名美学家克罗齐曾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岳立功的《白祭坛》作为湘西的历史叙事,正是文学再现和历史复述以及艺术建构的一个创造范例。本书的历史价值正是通过鲜活的文学书写,再现和还原了筸军浴血奋战的客观真实,从而达到一种艺术的真实,使读者在历史的烟云中感受湘西人文精神沉郁与雄奇之美。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著名评论家周思明说:《湘西三部曲》可谓是“湘西世界”的别样书写,我们看不到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和谐与美好,看到的是“湘西世界”的血性与刚烈,看到了“湘西世界”不美好也不和谐的另一面,是对“湘西世界”的内涵补充和价值拓展。

沈从文与湘西文艺研究中心所长、教授何小平说,湘西筸军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湘西近现代史。岳立功的《白祭坛》真实还原湘西原貌,以鸿篇巨制的审美呈现,弥补了沈从文留下来的文学遗憾。

湘西州文艺评论家谭良田的发言用心良苦,别出心裁。他用信息量密集的文言文体裁写了一首《岳立功“湘西三部曲”赞》。

教授、一级导演李北川说:我与《湘西三部曲》作者岳立功亦师亦友,《湘西三部曲》能在文坛上产生巨大反响是一种必然,岳立功的一生创作,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歌词或者电影电视剧剧本、舞台文学剧本,都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

中国艺术报主任记者乔燕冰说:历史沉默的地方,或许正是时间留给文学创作的余地。《白祭坛》在不改变历史的基础上,于历史的细处发挥想象,为既定历史事件寻找和营构出全新的演绎,用“非写实”的方式穿梭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以朴素的文字诉说着隐匿于烟尘中的湘西故事,勾画出清晰的地域历史年轮,张扬着不朽的革命精神和丰润的人文气象。

著名评论家,深圳市评论家协会理事王芳说:《湘西三部曲》的成功推出是一场发生在当下的文学经典传承。岳立功用他对家乡和生命的赤诚,以求真的文学之笔写了百年历史,接力了沈从文笔下的唯美湘西。岳立功的作品,正是沈从文先生想写而未完成的《长河》。所以,传承正在悄悄地发生,看得见,读得到。

湘西州文联主席向午平高度肯定了《湘西三部曲》的推出和研讨对湘西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他表示,《白祭坛》从民族与地域、人性与秩序,传统与现实的作用与反作用上表达了这种转换与蜕变,让读者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湘西的希望与阵痛、豪迈和悲壮。岳立功用了35年时间,120万字的三部长篇巨著,以筸军兴盛至衰亡为主线,反映了大湘西从晚清至抗日战争150年的历史风云,对人们正确了解湘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讲好湘西故事、树立湘西形象,需要的就是岳老师这样的创作情怀和创作精神!

“35年间我的最大愿望就是为故乡袪魅、正名、续史,《湘西三部曲》的完成算是终于圆了梦。”岳立功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表示感谢。他说,三部曲的创作初衷就是一定要用自己的笔,努力揭开湮没近半个世纪的湘西神秘的历史面纱,还原她豪迈、惨烈、苦痛的历史真实面目。如今,湘西迈入了更美好的新时代,尽管客居在海边的大都市,将继续记述故土上那些曾经和尚在延续的故事。

 (供图:主办方)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