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舆情关注:春节假期落幕,“热辣滚烫”下的旅游乱象引关注

2024-02-23 21:31 来源: 文旅中国

今年春节,文旅市场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但各地也出现了一些旅游乱象,“一家人旅游未买5万手镯被赶下车”“傅园慧长白山发博求助”等话题频频冲上热搜,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事发后,地方文旅部门虽及时响应,积极介入处理。但这些个别问题仍然影响了当地的旅游口碑,给游客留下了负面印象。近日,凤凰网、北京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官网媒体纷纷撰文评论,称沉浸在文旅成绩“热辣滚烫”的欢喜背后,业界也需要更多的复盘和反思。

图源: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2月13日0时至2月23日11时为周期,以“傅园慧 长白山”“丽江 买手镯”“春节旅游乱象”等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2月17日9时,目前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图:舆情统计分析图

2月13日,有网友发视频吐槽,自己一家五口人旅游时,却因为在云南丽江一家玉器店内没买玉器,被导游中途赶下车。据悉,涉事旅行社曾承诺春节不涨价并与该网友签订了合同,旅行中途却要求买玉器,网友称“导游说不买就不能上车,我后来报了警”。后续,丽江文旅局介入调查处理,并于18日发布通报,称未发生强制购物,导游未征得游客同意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包价旅游合同,拟对旅行社吊证、导游罚款二万元、扣证三个月。“一家人旅游未买5万手镯被赶下车”话题冲上热搜榜第2位,相关阅读量达1.4亿。

2月17日,@新京报报道,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长白山发博求助:“包了车现在被勒索了,半路加钱让我们买票;(我们)不同意,他不开车了咋办,我要不要报警啊?”随后,傅园慧发多条评论称,“(司机)现在想把我们留半路高速上”“(司机)不知道我是谁”“在去雪岭马拉爬犁的路上”。“傅园慧长白山发博求助”话题引发舆论关注。舆情发酵后,吉林文旅部门已经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问题。@光明网、@中国妇女报、@环球时报、@澎湃新闻、@齐鲁壹点、@钱江晚报、@大象新闻、@红星新闻等媒体转发报道。当日,舆情实时传播量达到峰值,舆情实时传播量为43900条。

2月18日晚,“长白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通报,经查,司机潘某某未取得从业资格,车辆也无相关营运手续,存在严重运输安全隐患,其本人也承认非法运营的事实。当地交通部门对潘某某按上限处以3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无独有偶,@沈阳晚报报道,在傅园慧被黑车司机临时加价引发热议后,有网友晒视频吐槽遭遇“同样的套路”,称从延吉包车到长白山,被司机半路停车加钱,要不就撇路边,打了交管部门和110电话,司机听到警察出警,改口说按原计划走,也不用加钱。“女子称在长白山遇傅园慧同样套路”话题再引关注,阅读量高达340万。

2月19日,@凤旅观察发布【最长春节假期落幕,“热辣滚烫”下的旅游乱象几时休】文章,称近日发生的种种旅游乱象暴露出旅游行业运营的种种问题,文章引发大量转载评论。2月21日,新京报发布【旅游投诉频上榜,春节假期后多个目的地自省】文章,认为文旅“目的地不能忽视‘有温度的服务’”。2月23日,北京日报撰文【期待的新春“开心游”变“糟心游”,这些乱象还得治治】,总结社交平台上网友吐槽的春节旅游“踩坑”经历。各大官媒撰文引发大众对“春节旅游乱象”的热议。

截至2024年2月23日,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120146条,微博33036条,客户端65379条,网站3049条,视频11341条,微信5862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客户端和微博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54.41%和27.5%。

二、网民评论

对与本次事件相关的“一家人旅游未买5万手镯被赶下车”“傅园慧长白山发博求助”“女子称在长白山遇傅园慧同样套路”等话题的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吐槽近年来旅游“宰客”现象频发已成顽疾,占比33.8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tk-谢:老牌景区“宰客”太常见了,这么多年了,情况基本上没啥改善。所以我们现在出游基本都是自由行,坚决不会跟团了。

@我的土豆丝炒肉:国内的旅游环境真的要刮骨疗毒一下了,这几年基本上每个黄金假期都会听到“强制消费”“宰客”等等新闻,都已经见惯不怪了。

二是,认为景区不能只凭资源留客还要提升服务,占比28.4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摸鱼犯法吗:一个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的地方还不把旅游业服务整顿好,难道要等到旅游口碑全面崩坏之后才知道厉害么?

@书生杀手:丽江、长白山,还有前段时间的大理、雪乡,这些地方被曝“宰客”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因为旅游资源好,游客还是年年爆满。要我说,这些自然禀赋优越的景区要注意了,今年全国文旅强势复苏,小众景点、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再不提升服务,就没有竞争力了。

三是,认为涉事地方文旅部门积极介入值得赞扬,占比23.5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拾柒叁零:虽然出现了“宰客”乱象,但好在几件事情中,当地文旅部门的处事态度与回应速度是值得点赞的。

@我只想吃喝玩乐呀:对旅游城市来说,这样处理很及时。

四是,认为各地整治旅游乱象要加强监管重拳出击,占比14.3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qwefvbnn:春节旅游这么热闹,各地景区游客爆满,全国文旅强势复苏,欢欢喜喜的气氛被这几个旅游乱象给损害了。各地整治乱象不要只靠游客发视频举报啊,要加强监管,做到提前预见治理;更要重拳出击,以儆效尤。

三、舆情关注

8天史上最长春节落下帷幕,今年春节假期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全国出游人次高达4.74亿,同比增长34.3%,文旅成绩“热辣滚烫”。然而,热闹背后,屡禁不止、屡除不尽的旅游乱象也暴露出旅游行业运营的种种问题。

近日来,社交平台上关于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吐槽话题热度高居不下。有遇“黑车”宰客者,著名运动员傅园慧发微博求助,称其在长白山旅游时遭遇“包车”勒索,后经当地文旅局介入处理后解决。有被“强制性消费”者,不久前,“一家人旅游未买5万手镯被赶下车”话题冲上热搜,丽江旅游乱象再引热议,当地文旅虽回应积极、处罚及时,但负面影响已经造成。有遇“找茬民宿”者,游客租住一海南民宿过春节,结果退房时被民宿老板要求将客房马桶刷干净,否则不给退房。除此之外,酒店宣传与实际严重不符、个别旅行社随意更改行程以及租车被“套路”......种种相关投诉纷至沓来。不少网友发问,“出门旅游太难,诚信服务何在?”

今年春节,“旅游过大年”成为新风尚,人们出游意愿强烈,许多热门旅游目的地迎来客流量极值。游客蜂拥而至,地方服务不足,个别旅游乱象“乘虚而入”。再者,一些地方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失位与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也是导致旅游投诉频发的重要原因。自然,不能否认的是,随着国内文旅行业的发展,各地文旅部门竞相“内卷”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地方对文旅负面舆情愈发重视。此番引发热议的几个事件中,当地相关部门回应迅速、处置及时、处罚合理,赢得了网友、媒体的一致点赞。

近几年,旅游市场的发展逻辑显然正在发生转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从比“看点”转向比“品质”,一味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景区经营思路显然已经落伍。从23年新晋网红城市淄博凭“好客山东”的诚心热情服务出圈,到24年初的顶流城市哈尔滨凭“讨好型市格”闻名,“全方位服务和真诚的态度”成为各地文旅最打动人心的人文底色。鉴于此,面对屡禁不止的旅游乱象,各地文旅、市场监管部门要有根治顽疾的决心,一方面要重拳出手,及时打击“强制消费”“宰客”等违规现象,另一方满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旅游行业“宰客挣快钱”的盈利模式,根治阻碍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痼疾。好口碑来之不易,唯有从“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才能真正实现变景区“流量”为“留量”。

责编:王晓琳 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