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漠旅游爱好者在希尼套海嘎查享受假日时光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供图
希尼套海嘎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以西30公里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是阿拉善左旗打造的旅游新村。那里黄沙漫漫,看似没有生机,如今却释放出无限活力。近年来,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旅活动,大力拓展“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多元业态,使当地农牧民坐上了“文旅快车”,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希尼套海嘎查是距离阿拉善梦想公园最近、基础设施最完备、服务业态最丰富的乡村旅游接待点,是开展乡村休闲、生态农业体验、沙漠徒步探险的良好场所。当地抓住这一特殊地理优势,先后投入上千万元打造了通古淖尔旅游沙漠小镇,完善道路、标识系统、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及服务,建设了一批具有蒙古族特色、乡村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及乡村民宿。
乡村旅游盘活了希尼套海嘎查的沙漠资源。当地一家民宿的老板说:“我们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民宿、餐饮,还有机车项目,包括越野冲浪、五湖打卡,价格都比较低。每年假期,这里游客爆满,一房难求。阿拉善的风土人情加上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也让我们干事越来越有信心。”
陕西宝鸡的沙漠旅游爱好者韩来义是希尼套海嘎查的老朋友了。韩来义说:“近几年假期,我都会带宝鸡的朋友来这里,一望无际的沙漠令人心旷神怡,久居城市的人到这里可以充分放空心情。”
希尼套海嘎查将身边的沙漠变为文旅资源,加之充分挖掘,让当地的人气越来越旺。同时,希尼套海嘎查将独特的民俗文化、农牧特色体验等与旅游相融合,不仅拓宽了旅游的路子,收益也十分可观。当地把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相融合,注重农业科普、采摘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以骆驼为核心特色,打造出一条集骆驼亲子观赏、骆驼沙漠骑行、骆驼挤奶、骆驼食品制作体验及品尝、骆驼认养等功能业态于一体的骆驼产业链;设立农牧家作坊,打造风情美食体验区,指导农牧民以发展农牧家风情旅游接待户等形式,设立石磨小麦加工、农畜产品展架等参与性强的体验服务,并提供野炊、烧烤等相关自助服务,把传统农牧家旅游服务打造成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服务。
旅游让当地农牧民尝到了甜头。截至目前,希尼套海嘎查有乡村民宿22家、采摘大棚26个,旅游产值占地区经济收入份额逐年增长。
希尼套海嘎查党支部书记罗刚看到嘎查的迅速发展心里十分高兴。他说:“通过发展以餐饮、民宿和沙漠冲浪为主的旅游业,如今我们嘎查已经彻底变了个样,家家户户喜气洋洋,为迎接游客做准备。同时,嘎查的农牧民还会带动周边的农牧民一同致富。2022年,嘎查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93万元。”
阿拉善左旗有了希尼套海嘎查的实践经验,开始逐步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好做法进行复制、延展,打造当地特色文旅品牌,以便扩展出更大的文旅发展空间。休闲经济与旅游观光相融合,成功地让农牧民转产致富,开展的文化旅游活动更拉动了当地的消费升级。深受游客喜爱的沙漠汽车文化乐园、沙漠休闲度假探险体验、沙漠观光探险自驾、沙漠徒步等特色活动,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势头,还呈现出特色文化的独有魅力。
近年来,随着阿拉善英雄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带动希尼套海嘎查的相关从业人员每年递增,旅游产值占地区经济收入份额也逐年增长。当地农牧民在阿拉善英雄会举办期间,充分利用周边湖泊等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接待旅行团和散客,提供餐饮住宿、沙滩车租赁、后勤保障、沙漠救援、驼马骑乘服务等方式增收,农牧户看到文旅产业带给他们的丰厚红利,幸福感逐年上升。
巴彦浩特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海峰说:“巴彦浩特镇积极在旅游资源挖掘、建设、宣传方面协同发力,沙漠游、城郊游、牧家游等初具规模;五湖穿越、致良田研学游等网红路线和特色旅游发展平稳向好,全年旅游业带动农牧区就业800余人。下一步,巴彦浩特镇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通古淖尔地区沙漠旅游为抓手,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巧融合,发展勇创新。希尼套海嘎查的文旅融合发展路,让当地旅游富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漫漫黄沙如今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赖以生存的“聚宝盆”。转变发展思路、整合现有独特资源,大胆突破,如今,希尼套海嘎查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