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杭州西湖里住着一条已修炼了五百年的白蛇,因抢吃许仙嘴里吐出的、仙人吕洞宾卖的小汤圆后,又增加了五百年的仙力,由此幻化成了人形的白蛇精。白蛇羡慕尘世生活,将自己变成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来到人间,取名为白素贞。跟随白素贞一起来到人间的还有她的青蛇婢女,名小青。
桃红柳绿的清明时节,杭州城里一个药铺的伙计许仙去灵隐附近上坟,回家途中休坐于西湖边的柳树旁看热闹,这时恰巧被白素贞看到,自此爱慕上了许仙。为制造机会,白素贞利用仙力呼风唤雨,造成许仙归途风狂雨骤,寸步难行,只能在断桥雇船回家。
白素贞借故搭讪许仙,希望搭他的船回家,许仙慨然允诺,船上交谈之间,二人互生好感。这场雨持续时间很长,乃至于船舶停靠到涌金门岸时依旧下个不停,许仙发现白素贞主仆二人没有带伞,于是将雨伞借于白素贞,自己则淋雨回城。后来,白素贞借还伞的机会,巧与许仙增进感情,一来二去之间,许仙也爱上了这位美丽又善良的白娘子,二人表明爱意之后便喜结良缘,成为一对恩爱的夫妻。
婚后,白娘子为生计而施法盗用了官府钱库银两,事发后,连累许仙被发配苏州,释放后在苏州开药店为生。此后,夫妻俩及小青迁居镇江,仍开药店并行医助人,一心想在此安居乐业。夫妻恩爱,婚姻幸福,生活美满,这是白素贞一直向往的人间生活,可端午节的到来,却打破了这原有的凡间生活。
按照江南传统风俗,端午节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要喝雄黄酒以避邪毒的危害。端午节这一天,许仙买菜备置酒桌,准备与白素贞共庆。许仙根据风俗执意要白素贞饮酒,而白素贞因知自己是蛇身,喝下雄黄酒便会显露真身,一再婉拒许仙的好意。许仙不明缘由,苦劝不止,白素贞又不便说明,不得已勉强喝下一杯。酒后,白素贞药性发作只得上床卧睡并显露了真身,这一幕巧被许仙撞见,许仙顿时吓得不醒人事,昏死过去。白素贞为救夫君还魂,与小青冒险赶往嵩山(昆仑山)盗取仙草,与看护仙草的鹤、鹿两童子展开打斗,备尝艰辛危难。幸而她的一片救夫真情,终于感动仙草主人南极仙翁,赐给仙草,终于救活了许仙。
一日,正值龙王诞辰,许仙去镇江金山寺进香,被金山寺方丈法海遇见,法海发现许仙身上附有妖气,便强行将许仙留于寺内,力劝许仙落发为僧。留于家中的白素贞得知消息后,与小青一同赶往金山寺营救许仙。到达金山寺后,方丈法海不肯放人又口出恶言,白素贞被逼无法,只得作法邀集虾兵蟹将,搅动江海波涛,水漫金山寺救人。此时的白素贞已有孕在身,打斗之间遂败下阵来,只能与小青一起逃回杭州。
被关在寺内的许仙,死活不愿出家,趁机逃离了金山寺。回到家中的许仙,一来不见妻子与小青,二来又怕法海来家来寻事,无奈之下也返回了杭州。一日,在西湖断桥边许仙遇到了即将分娩的妻子白素贞和婢女小青,小青恨许仙轻信谗言,举剑欲杀之。白素贞出于对丈夫的挚爱而竭力劝阻,许仙也深为辜负妻子对他的一片真情而愧疚,夫妻俩最终尽释前嫌,和好如初。
不久,白素贞临盆生产,生下一白胖男孩儿。另一边的法海,依旧没有罢休之意,随从镇江追到了许仙杭州的家,趁白素贞产后无力,将金钵罩在了她头上,又将她镇压在西湖雷峰塔塔下,扬言:白娘子若想从塔下脱身,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许仙因自己是一介凡人,无法营救妻子白素贞,悲痛不已的许仙只能与妻子生离死别,孤身抚养儿子许士林长大。而婢女小青,则逃脱之后重回山中修行、练武,待来日营救被困于雷峰塔下的白素贞。
18年后,许士林长大成人,赴京应考,高中状元,前来雷峰塔前祭塔,向母亲白素贞禀报喜讯。此时的小青也修炼归来,功力大长,与许仙父子二人相聚于雷峰塔下。这时,法海闻讯赶来,法海与小青在雷峰塔下殊死搏斗三天三夜,小青打败了法海又毁掉了雷峰塔,救出了白素贞,令许仙一家终得团圆。后来,白素贞主仆二人又合力追赶法海至西湖之下,被打败的法海无路可退,不得不躲进螃蟹壳中,变成了一名丑陋可笑的“蟹和尚”。
从此,许仙、白素贞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故事卡
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明清以降至于现当代,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宝卷、小说、演义、话本、戏曲、弹词,以及电影、电视、动漫、舞蹈、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其影响不断扩大,最终流布全国,家喻户晓,并远播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许多国家。
浙江省杭州市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
据了解,白蛇传传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保护单位为杭州市文化馆、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