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麻阳街的痞子。上南门高,下南门低,银子出在河街里。” 常德的古河街、小西门、穿紫河,游走其间,沈从文笔下的常德河街重现在了世人眼前。这是一条长约三里的河街,有客栈、花纱行、油行,有卖船上铁锤铁链的大铺子,有税局、各种会馆和行庄。沈从文笔下的常德历经千年,在新时代的今天仍
但见十里长街,麻石铺就,秦砖汉瓦,琉璃飞檐,吊脚临水,轻舟泊岸。夜晚降临,码头边钟鼓奏乐,曼舞轻歌,江中画舫穿梭,桨声灯影,街上各式经营,游人如织,恍如穿越时空重回昔日桨声灯影里的沅水河街。
历史底蕴深厚的靓丽名片
河街不仅历史底蕴深厚,整体景观更是漂亮,行走其间总是被它丰富的色彩层次感所打动:浅灰的城墙、青色的瓷瓦、棕色的木板楼、翠绿的柳树、淡蓝的湖水,再加上蓝天白云,紫色的小花……独特的韵味让河街成了常德的一张靓丽名片。
岁月的脚步轻轻,历史的印迹重重。曾几何时,河街在常德城市历史中成为一段记忆,在沈从文的散文里成为一首民谣,在离乡游子的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浓浓的乡愁。常德河街位于常德市中心城区,紧邻柳叶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化名人浓墨描绘的繁荣兴盛的大码头,是烙印在常德的“清明上河图”。常德河街是一条充满老常德记忆的古街,它始于战国楚威王治下,成于明朝正德年间,盛于清末民初时期,毁于日寇入侵之时。“大船小船居城旁,上溯黔阳下武昌”“水上交通运输车水马龙,街上生意买卖热火朝天”就是当时景象的真实描写。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亲切的把它称之为“湘西大码头”。常德河街,不仅奠定了常德古城作为近代中国第二大桐油码头和湘西北商贸物流中心的历史地位,承载了常德及辐射周边地区,经济繁荣的历史重任,更是每一个常德人心中永远的乡愁之地。
打造极具特色的商贸聚集地
2014年,常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穿紫河畔复原常德河街,打造集文化、旅游、商业、历史为一体的常德记忆古街。新建的常德河街,街区总长约1.5公里,拥有商业店铺281间,商户150家。河街背面为城市干道,并与河街平行,可及时到达每一个街区节点,便于游客进入步行街区,减少步行距离和人流穿插,更有利于各段的商业销售和用餐。虽是仿古建筑,但河街的建设引进了德国技术,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并建设了河湖连通的重要码头。重新打造的常德河街,以1943年的常德河街为原型,仍由麻阳街、小河街、大河街三段组成,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基垫,以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美食餐饮和旅游购物为重点,打造成抵常游客重要的商业购物场所和极具当地特色的商贸聚集地。
常德丝弦曾有一句唱词:“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常德城里街连街”。自2016年10月开街以来,常德河街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500万人次,节假日举办或承接大型活动近百场,曾多次登上央视、各地卫视荧幕。2020年,被授予“湖南省特色型示范步行街”称号。2021年9月,常德河街成功创建湖南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正如著名歌唱艺术家李谷一歌中唱到的“你不来、船不开,我在常德等你来”。常德河街将依托柳叶湖度假区国内外客源市场,结合常德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成为融合历史底蕴与多元业态于一体,集聚旅游、商贸、文化、休闲功能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常德特色文化名片。
(图片来源于常德融媒,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