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自·音初”——中国古典音乐艺术收藏展在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丝竹路的蜀宫琴台音乐坊馆拉开帷幕。据悉,本次展览是蜀宫琴台音乐坊馆(以下简称“蜀宫琴台”)落成后的首场开放型展览。全馆综合运用“挖掘四川文化历史”“赋新非遗文创艺术”及“打造中式美学空间”三大元素,打造出360°全方位沉浸式文创场景体验馆,正成为武侯区新晋的文旅网红打卡地。
蜀宫琴台是以国乐、国学、国美、国能为四大维度,以蜀宫汉服、蜀宫学堂、蜀宫演绎、蜀宫文创、蜀宫休闲为五大项目,全方位打造的开放性、沉浸式文创实景体验平台。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馆通过文化元素的提炼与设计,将非遗艺术融于场景之中,以“非遗技艺赋新”和“美学空间营造”为亮点,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场景,着力构建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时尚全民化的非遗体验新生态。
据馆长葛南君介绍,作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践行者,蜀宫琴台不断地通过可落地实施传承方式,将所运营的四大维度中的“国美”与中国著名化装艺术家杨树云的古典妆造艺术进行了紧密的融合与延展,仅2022年,杨树云古代造型研修班已在蜀宫琴台成功举办4期,招生学员超过200余人。此外,自2020年6月运营以来,蜀宫琴台一共举办了包括中国传统节气主题、十大雅事、古琴公益课等在内的近80场公益特色雅集,线上线下受益人数超过8000人,获得社会大众和归口单位的好评与鼓励。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蜀宫琴台已经累积了80余位来自不同非遗领域的艺术家,成立了旗下独立蜀绣工作室和手工编织坊等,为160位绣娘及手工艺者提供了创新就业模式及平台,在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为更多女性创业就业提供合适平台和岗位。
在葛南君看来,文创1.0时代是可参观不可使用;文创2.0时代是可参观可使用;文创3.0时代是可参观可使用可互动;文创4.0时代则是可参观可使用可互动可传教。“目前,我们的研学学堂已初步实现了互动性和传教性,所以,打造文创4.0时代是蜀宫琴台近年的目标。”葛南君表示,未来,蜀宫琴台将不断创新升级文创的表达方式,继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浪漫。
蜀宫琴台音乐坊馆只是武侯区文旅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侯区围绕“三国圣地,智慧武侯”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巧用三国文化等优势天府文化资源,为景区的旅游产品注入更多天府文化元素,打造了一批文旅融合精品项目,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体系,2022年在31个命名县考评中荣获第三名,成都宴、汉室酒店等7个场景被评为2022“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品味老成都 畅游大三国——成都武侯祠文旅融合创新项目”入选“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力方数字科技集团被评为四川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武侯区获评“2022文化赋能影响力城市”和“2022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城市”。
武侯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了解把握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推动建设武侯区文旅品牌体系。据透露,接下来武侯区将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发展壮大文化公共服务人才队伍,持续推进文博文勘文保工作,继续提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加强重大文旅项目策划,制定出台文博旅游、音乐产业等细分领域产业专项政策,推动文旅产业不断升级。该负责人表示,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擦亮“天府旅游名县”的金色招牌,为扎实推动成都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武侯力量。
(图片由活动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