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习仲勋对红军长征的重要贡献

2021-11-03 16:40:55 来源: 陕甘星火

 



习仲勋是陕甘红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参与创建陕甘红军,进行英勇顽强的反“围剿”作战,有力地策应了南方红军的战略转移。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为经过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坚实的落脚点。习仲勋虽然没有参加长征,但他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功勋。


01

创建陕甘红军,策应南方红军长征



从事兵运工作时的习仲勋(左一)
大革命失败后,习仲勋和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驱响应党的号召,在西北地区高举工农武装割据的大旗,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习仲勋打入陕西长武县国民党部队从事兵运工作,担任中共营党委书记。1932年4月,他组织发动了著名的两当起义, 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习仲勋任队委书记。两当起义为陕甘地区革命武装的创建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在西北地区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陈家坡会议场景还原

1933年3月,习仲勋受中共陕西省委指派来到耀县照金,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一起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特委军委书记、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兼党团书记、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习仲勋对20多支游击队进行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彻底整顿,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有效提高了游击队的政治、军事素质。在失去省委领导和刘志丹尚未脱险返回照金苏区的紧要关头,习仲勋于1933年8月14日主持召开陈家坡会议,决定恢复与扩大红二十六军,加强党对红军和游击队的统一领导,坚持和发展陕甘边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陕甘边根据地。

南梁革命纪念馆内的仿真蜡像群。中心手指地图者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军委主席刘志丹,右一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陕甘红军的不断壮大,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南方红军开始长征前后,国民党调集大量军队对西北红军发动多次“围剿”。在刘志丹、习仲勋等人指挥下,陕甘红军进行英勇顽强的反“围剿”作战。习仲勋参与指挥了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后方生产建设事业,肩负起保卫根据地和筹集人力、物资支援前线的重任。陕甘红军的反“围剿”作战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大量兵力,客观上减轻了红军长征的压力,有力地策应了南方红军的战略转移。


02

 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落脚点



1934年11月,在南方各个根据地相继沦陷、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危机关头,习仲勋任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成立。在物质匮乏、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习仲勋以极大的精力领导根据地政权建设,为巩固红色政权进行了许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革命纪念馆

为保证根据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水平,提供游击战争必要的物质保障,习仲勋领导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有效地行使了组织领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习仲勋主持制定并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名义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法令,提出并实施了著名的“十大政策”,这些政策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完备,也非常符合陕甘边区的实际,对巩固革命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

1935年2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战争中连成一片,组成陕甘革命根据地。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由此开启了在陕北长达13年的战斗岁月。

习仲勋和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经过艰苦卓绝长征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坚实的落脚点,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创造了必要条件,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毛泽东指出:“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


03

扩大革命根据地,迎接各路红军大会师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经过艰苦转战进入陕北保安县永宁山。习仲勋、刘景范知悉后立即报告中共西北工委,并与边区政府秘书长张文华一起前往迎接红二十五军到来。习仲勋主持欢迎大会,并致欢迎词。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在延川县永坪镇会师,壮大了陕甘的革命力量,拉开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关中特委旧址,位于今甘肃省正宁县五顷原乡南邑村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习仲勋被派往根据地南端的关中特区,任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配合中央整个战略部署,扩大和巩固陕甘革命根据地。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习仲勋征尘未洗,1936年5月又踏上了随军西征的漫漫征途,先后任中共曲环工委任书记和环县县委书记。红军西征的胜利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条件。


上下图分别为习仲勋任曲环工委书记和环县县委书记时的旧址,机关驻地分别为今甘肃省环县曲子镇、洪德镇

1936年9月下旬,习仲勋受中央委派再赴关中,任关中特委书记,镇守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南大门。关中特区在习仲勋领导下发展壮大,像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直逼国民党的战略重镇西安,为迎接各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做出了贡献。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将台堡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本期彩色照片均为袁武振实地调研时拍摄。
作者:袁武振,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来源:红星陕闪



  总  编|李志贞



 副总编|张全钰  杨正钰 
 责  编|常斌强
 编  辑|杨正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