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晚,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和歌声,“比翼和鸣、地久天长——武汉博物馆相约‘七夕’文物特展”拉开序幕。该展览着重阐述“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梳理“七夕节”的由来及演变,介绍了古代“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展览共展出藏品7件(套),尤其值得一看的是清乾隆款双凤交颈玉执壶。这件玉执壶玉质洁白无瑕,造型新颖奇巧,琢磨精巧雅致,可谓是中国治玉工艺鼎盛时期的杰作。最吸引人注目的,应属玉壶构思奇特的造型:两只亲昵依偎的圆雕连体凤鸟构成壶身;紧贴两颊、交颈私语的凤首雕成壶盖;底部更是两足相抵、亲昵偎依。壶底铭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应为宫中举行大婚之礼时所用的合卺之物。
清乾隆款双凤交颈玉执壶
展出的藏品中,明代青花鸳鸯戏莲纹盖罐通体绘有两对鸳鸯在夏日莲花盛开的池塘中前后追逐相随,形象逼真,仪态自然;元代韩氏娘子金饰套组华美绝伦,不但继承了前朝技法,更在累丝、炸珠、镶嵌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属元代金器的上乘之作,金饰出土于“韩门萧氏淑真二小娘之墓”,如此精美的随葬金饰见证了丈夫对于墓主人的感情。
此外,展览还集中展出了武汉德森地契博物馆收藏的民国时期婚契、汉绣大师任本荣设计并绣制的汉绣大花轿,以及武汉收藏家徐立捐赠的“清式金丝楠木四柱式髹漆人物纹架子床”,其爱情意味不言而喻,也让观众一瞥近现代婚嫁习俗的变迁。同时,展览中为观众展示了武汉市内适合约会的打卡景点,为观众在观展之后继续浪漫之行提供推荐。
为增强观众的参与度,弥补部分观众无法成行的遗憾,武汉博物馆此次在线上特别设计了“文物伴你度七夕”专属数字纪念卡领取环节。
当晚还进行了七夕文艺汇演,古筝独奏、昆曲、双人舞、琵琶弹唱、独唱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将七夕的浪漫氛围推向高潮。特别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汉杖头木偶戏形式表现的剧目《梁祝》,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荆楚特色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整场汇演通过沉浸式的现场演绎,采用“线上直播+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我国优秀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
据介绍,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图片由武汉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