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山东寿光:“三个文化圈”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2023-07-04 17:52:14 来源: 文旅中国

近年来,山东潍坊寿光市积极探索实施“三位一体”模式推进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期间,当地打造“三个文化圈”。

在中心城区,打造“城市核心文化圈”。建设了市文化中心、市民阅读中心和蔬菜博物馆等大型场馆,重点打造了以群众艺术培训、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两个“文化圈基地”,市文化中心为群众艺术培训核心基地,历史文化中心为传统文化教育核心基地。按照“缺位补位”原则,借助社会力量,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设了寿检、仙霞等休闲书吧。

在城镇街道,打造“城郊辐射文化圈”。14处镇街全部高标准建设了综合文化站,面积均在2000平方米以上,内设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公共电子阅览室、书画室、儒学讲堂、历史文化展室等,并对室外文化广场重点打造。文化服务功能齐全的镇级场馆是缩小版的“市级馆”,作为一级中转站,全面辐射所辖村级文化服务场所。

在村庄社区,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圈”。结合各村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特色,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本载体,利用废弃、闲置用地,精心规划设计,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建广场、上设施,提升打造韩家牟城仓颉书院、古城春秋文化史馆、仓颉汉字艺术馆等多个文化特色村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共建“展示乡韵”“留住乡愁”的文化阵地。目前,已建成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综合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三级场馆共计1000多个,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实现了“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群众步行10分钟,就可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

同时,寿光市实施“三大工程”,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实施“文化带动”工程。以乡村阅读引领文化生活,鼓励企业、社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特色书吧、农家书屋等为支撑的十五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读书朗诵大赛、新书展览、“文明阅读 从我做起”2023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读经典 学新知、齐鲁书香节、传统文化宣讲、儒学讲堂经典诵读公益培训班等10余项主题活动,掀起全民阅读热潮。在中宣部举办的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实现全国优秀组织奖四连冠,打造了书香寿光新名片。

实施“文化下乡”工程。普及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戏曲文化、非遗文化等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承。组织文化志愿服务队进景区、进福利院、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市级文化、图书、博物和非遗等专业人员下沉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对庄户剧团和民间文艺演出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指导。

实施“惠民服务”工程。以办好“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目标,先后举办了重大节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民间文艺团体大赛、寿光市小戏小剧大擂台、千场公益巡演、文旅惠民消费季、送戏送电影下乡、非遗展演展示等38项文化惠民活动,实现文艺惠民演出全覆盖。目前,年培训各类城乡文化人才达20000多人次,培育发展庄户剧团200多家,建立民间文艺演出队伍1000多支,年送戏1100余场、送电影11000余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00余场,各类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无差别普及,惠及广大群众。

寿光市构建“三大体系”,确保文化服务保障有力。

构建稳定投入体系。寿光市财政逐年加大文化建设投资力度,同时要求各镇街增加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双管齐下,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保障,切实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水平。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推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制定出台了《寿光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并纳入寿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

构建政策激励体系。积极探索“引进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模式,政府在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企业和私营经济体出资、文化部门提供服务,最大化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发展公共文化。创新探索文化培训普及模式,把社会培训机构拉进来,组建“公益培训联盟”,吸引社会机构参与文化活动培训后,由民间文化机构发起,群众自发参与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形成了“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的良好氛围。目前,年举办公益培训班千余场,惠及20000多名文化艺术爱好者,全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参与度达到90%以上,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


责编:朱立彩